因為銅板不夠,陳溫只好拿出那珍貴的半兩碎銀,給他,又跟他說:“棉線我要白色和玫紅色的,就要兩種,紙我要最便宜的。”
貨郎接過半銀,低頭給她找零,不禁疑惑:“什麼是玫紅色?”紅色就紅色,玫紅是什麼顏色?
“嗯……就是介於粉色和紅色之間的顏色,比粉色深,比紅色淺。”
陳溫又看貨郎一臉茫然,只能跟他說:“你就把我這描述,告訴專門賣這類東西的人,他應該就明白。”
“那行,我問問,沒有我就只帶白色的。”
“行。”
沒有的話,就真的只能用粉白湊合湊合了,如果鄭蔣氏不滿,就再看看吧。
貨郎把零錢遞給她,一抬眼突然看到了她手上的荷包。
陳溫數了數,確定他沒找錯,才把找回來的銅板,裝進荷包裡,然後拉緊線,用長長的線纏繞荷包開口,繞了幾圈之後,隨意放進兜裡。
這一過程,貨郎的目光就沒從陳溫的荷包上挪開過。
待陳溫接過筆和墨硯,貨郎才拐彎抹角道:“你這荷包還真是別緻。”
陳溫只當別人誇獎自己做得巧,笑道:“不才,我自己做的。”
“小姑娘手可真巧。”
陳溫微微一笑,安心地拍了兩下兜,聽到荷包裡面的銅錢發出悶響,才準備轉身回去。
沒走幾步,就被貨郎叫住了:“誒誒誒,小姑娘等等!”
陳溫疑惑回頭,“怎麼了?”
貨郎擔起擔子,朝陳溫走近,站在她旁邊:“不知道有沒有做點小生意的想法?”
陳溫不解,“什麼生意?”
貨郎努努嘴,視線向她的兜。
陳溫半知半解,卻下意識地摸了摸兜,摸到了兜裡的荷包,有些不可思議地轉頭詢問貨郎:“你看上了我的荷包?”
這隻荷包是之前淺綠粗布的邊角料做的,用料不大,所以荷包很小一個,只裝得下一點兒銀錢,多裝一串銅錢都困難。
陳溫做的這個,其實是很傳統的荷包做法,不一樣的是,陳溫剪布的時候特意剪出了雲朵的形狀,剪的不規律,勝在可愛。
荷包雙面只繡兩片小綠葉,底下掛一條用棉線自制的穗子。
如果有小珠子和加上配飾的流蘇做點綴的話,荷包應該會更加好看,只是資源有限,只能拿棉線草草地做一條穗子了。
陳溫自己很喜歡,但平日裡掛在腰間不太方便,沒有用到錢的話,大部分時間只放在裡兜裡,除了奶奶沒人看過。
陳溫還記得做完以後,奶奶看了後嫌棄地說,還不如口袋兜實用。
是了,奶奶的荷包很大一個,但她不愛用荷包,覺得容易丟,掛在腰間墜得慌,就喜歡在衣服的夾層裡縫上一個兜,說這樣銀錢不容易丟。
奶奶也勸她做一個這樣的兜,陳溫表示拒絕,付錢翻衣服的時候有點奇怪。
不過根據陳溫的觀察,大家好像都喜歡偏大一些的荷包或者用裡兜攜帶各種零碎的東西。
所以陳溫一直以為大家應該不太會喜歡小巧可愛,裝不了太多錢的荷包。
沒想到貨郎會打上她荷包的主意。
“正是。”貨郎對她的荷包很感興趣,對陳溫說:“我還能再看看嘛?”
陳溫點頭,拿出荷包,放在手心裡,讓貨郎看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