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這事兒,真可能會發生。
比如朱厚照,這傢伙就是沒有留下子嗣。
想起這事兒,朱元璋就覺得這子孫後代們不爭氣。
看看自己這個做祖宗的,不是說女兒,僅兒子就二十多個。
他們這家子孫後代,怎麼就沒有一點兒,自己這個老祖宗的雄風?
不說讓他們和自己一樣,生個二十多個兒子,只讓他們生一個兒子傳承皇位,有些人都做不到。
太氣人了!
朱標聽了朱元璋的話後點了點頭。
隨後又道:“父皇,那又該如何選除了儲君之外的、其餘首輔呢?
評判標準是什麼?
又如何能夠保證,選出來的那些首輔們,就能夠用心做事兒,不鬧出什麼亂子來?”
聽到朱標這麼問,朱元璋想了一會兒,望著朱標道:“標兒,這事兒,你就有一些鑽牛角尖了。
每一個朝代,所遇到的情況都不盡相同。
咱們這些前人,不可能把他們後面的事都給考慮到
還做的盡善盡美。
真沒這個能力。
我覺得咱們這邊,定下一些基礎性的就可以。
剩下的,不必要全部都給限定死。
給他們留下相應的、用韓成的話說,叫做操作空間。
如此就好了。
我相信後面的那些人,會根據他們當時的實際情況,來做出相應的調整。
子孫後代們,還有那些朝臣,又不可能個個都是傻子。
也不可能每一個都是心懷叵測之輩。
有些時候,咱們限定的太多,反而不美。
容易成為阻撓。
就比如朱祁鎮那個王八蛋,弄出了土木堡之變後,按照諸多人的看法,大明必然會造成一場巨大的浩劫。
大明提前南遷都不是不可能。
可偏偏在那種時刻裡,于謙挺身而出,力挽狂瀾。
隨後以兵部尚書之職,依舊能執掌大權。
咱們這裡若是提前弄出了諸多的限制,像于謙這樣的人,也不一定真的能夠,在那等時刻裡站出來,做出這些事情。
不是他不想,而是會被一些各種條條框框的給束縛到。
聽到朱元璋這麼說,朱標心頭一顫,如夢方醒。
“父皇,您說的是,孩兒在這件事情上,確實是有些過於鑽牛角尖了。
父皇您說的對。
之前二妹夫也說過,沒有亙古不變的政策。
除了一些特別基礎性的之外,很多政策,都要隨著時間的發展而進行改變。
孩兒一時之間,倒是把這些都給忘記了……”
朱元璋聽了朱標這麼說,臉上露出笑容來。
“標兒,無妨,人都有鑽牛角尖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