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如他們這三人,面對這等事情,還是做出瞭如同歷史上的選擇。
在民族大義之前,異常果斷,非常堅定的站在了這邊!
和韃子勢不兩立!
至於崇禎皇帝朱由儉,這個時候神色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看著那站起來的,二三十個讀書人。
目光也變得不一樣了。
在此之前,他對於這些彙集起來,進行鬧事的讀書人,是又氣,又急,又恨!
同時,又有些擔憂自己太祖爺,動用這樣的手段來對付這些人,會不會引發更大的動盪。
可是這個時候,在聽到了他們所喊出來的話,見到了他這些人在得知山河破碎,韃子入關後第一時間裡的反應,和做出來的選擇。
整個人的心思,都變得不一樣了。
對他們的態度,也發生了極大的不同。
到了此時,崇禎這個總是喜歡拿著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這類似的話,以及相應的心理來說事情的人。
忽然間就覺得,自己在此之前所產生的,這些想法是真的不對。
挺愚蠢。
過於片面了。
在大明,還是有很多的忠貞之士。
在大明,還是有許許多多的人願意做事,願意救亡圖存!
遇到了危難之時,願意挺身而出,為了大明,為了華夏,無懼犧牲,不怕死亡!
上刀山下火海,再所不辭!
朝堂多枯骨,民間有偉力!
這一刻,崇禎皇帝朱由儉想起自己太祖爺所說的這句話。
心中的感觸變得更深。
或許,太祖爺說的是對的。
確實是朝堂多枯骨,民間有偉力!
和眼前的這些人相比,朝堂當中的很多為了個人利益,而不顧天下的人,確實可以稱得上一句枯骨的評價!
甚至於,就連他這個皇帝,在很多事情上,做的也是真的不行。
這一刻,崇禎感觸良多。
心情也變得極為不同……
至於太子朱慈烺,一張臉都激動的泛紅。
雙拳緊緊的握著,身上起了一層的雞皮疙瘩!
腦海當中迴盪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八個字,更迴盪著這些人喊出來的那些話。
短短時間裡,這些原本在他看來十分可惡,面目可憎的讀書人,一下子就變得不同了。
甚至於朱慈烺這個時候,都想要跟著他們一起高喊投筆從戎。
也是真的想要和這些人,一起衝殺到第一線,去和賊人死戰,不破樓蘭終不還!
而皇城之前,坐在高頭大馬之上,手中持著長槍的永昌侯藍玉。
這個時候,冰冷無情的眸子裡,也出現了一些別樣的變化。
原本在看向這些讀書人之時,他的眼裡沒有絲毫的感情。
有的只是死亡與殺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