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遠的一座山頭上,一個白袍神官看著這麼一幕,痛苦的渾身顫抖著。
在他身邊圍攏著一個個法師,神官,也都看到了如此一幕,目光黯淡。
“我們來晚了一步,這裡果然出事了……”
東倭分佈著大大小小起碼數萬家神社,坍塌一個本原神社似乎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但是本原神社可是供奉的第一代徵東大將軍,和他的那些出兵中土,最後戰死計程車兵的靈魂。
一千多年前,東倭入侵羅鹹。羅鹹請求當時的中土王朝出兵,在羅鹹大破東倭人。
那一戰打的東倭人心驚膽戰,最後只得向中土王朝納貢稱臣。
而所謂的本原魔王,就是當時的帶領大軍出征的徵東大將軍。
這位徵東大將軍兵敗逃回東倭之後,遭受到四方反叛,最終自焚而死。
這位徵東大將軍是當時東倭氣運所鍾之人,原本命定應該統治東倭,率領東倭強大。
然而卻因為和中土的戰事而悽慘失去,死後化為魔王,成為東倭人自古敬畏的物件。
那一段歷史,過去時間太久,又是慘痛敗仗,沒有人願意提起,大部分人早就遺忘了。
而現在,連這位徵東大將軍連同他計程車兵們盡數魂飛魄散,連神社都垮塌了。
說明在黃泉之中的戰爭,東倭也處於絕對的下風之中。
普通人絕對不會想到,就在陽世之中,鬧的沸沸揚揚,轟動世界各國的大齊對於東倭的封鎖之外,居然還開闢了另外一個戰場。
或者可以說,陽世的封鎖東倭的行動,本就是為了配合黃泉的戰爭而展開的。
誰也未曾想到,殷勝之寫下那本水滸封神傳的目的原來在此。
所有人都被那本書開始時候的,快意恩仇,逼上梁山給誤導了。
實際上那本書在後來,居然筆鋒一變,從梁山好漢受招安,一百零八將討東倭開始,後來就寫到了征伐羅鹹的戰爭!
什麼大明萬曆……
那些東倭人後患莫名,一個個懊悔之極,早該想到,殷勝之是故弄玄虛,真正寫的還是一千多年前的那段歷史啊!
卻不料殷勝之居然在那本開頭是水滸的書中,結果寫到一半,風頭一變,直接寫著梁山受招安,然後作為大明軍隊的先鋒人馬,進入羅咸和東倭作戰……
當然,如果只是單純的書沒有什麼。但是殷勝之掌控的氣運實在是太強大了,居然讓這段歷史重新浮現之後,作為貫穿中土和東倭星界的橋樑。
而藉助這道橋樑,強大的中土陰世鬼神,盡數殺入到了東倭來。
不論是東方的鬼神,還是西方的神靈,都有著很強的地域性。
表現出來就是進攻不足,防守有餘。頂多只能在自己地盤上威風,莫要說殺出國域,便是殺出自己的地盤都很難。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殷勝之居然暗度陳倉,寫出了那段故事,然後以那段故事作為橋樑,將雙方的陰世黃泉給貫穿在了一起。
甚至,包括最初的大齊艦隊出動,做出的種種封鎖姿態,原本都只是為了吸引東倭方面的注意力而已!
只是沒有想到,隨著黃泉之中的戰爭不斷敗績,牽連到了陽世層面的氣運局勢,居然讓東倭艦隊昏頭主動出擊,全然喪送。
.。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