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四個胞弟為大秦戰死趙國。”
“三個堂叔為大秦戰死楚國。”
“九個侄子為大秦戰死河套。”
“我父為大秦戎馬一生,戰功蓋世,中原六國,滅其二也。”
“我王賁二十歲出徵,三十歲掛帥,中原六國,吾滅其三。”
“我兒王離,披甲北疆,戰功赫赫,血染胡狄,定鼎天下,富平王氏功勳第二,哪家敢認第一?”
“大秦定鼎中原,王氏當居首功。”
“若無王氏,何來大秦今日之興盛?”
“王氏子弟,的確行為過激,有損帝國之利益。”
“可老秦氏族眾多,哪家比我王氏直系子弟戰死的多?”
“陛下之因王氏些許族人過激行為,便藉機打壓王氏全族,就不怕寒了天下功勳貴胄之心?”
“陛下想要凝聚天下萬民之心,我王賁不反對,可陛下想要拿我王氏開刀,殺雞給猴看,恐嚇帝國貴胄恐嚇,我王賁也絕不答應。”
“王氏之榮耀,不能在我手中終結,除非我王賁死了。”
王賁緊握雙拳,這些年他已經忍受太多,今日他已經全豁出去了,也沒必要再忍下去。
“金銀財帛動人心,王權富貴世人迷。”
“朕並不否認王氏蓋世之功勳,也不否認王氏對大秦帝國的犧牲付出。”
“但這並不是王氏為所欲為,肆意撒潑的憑仗。”
“若人人效仿王氏,這大秦天下豈不全亂了?”
“你們父子在橫掃六國大戰之中,的確功不可沒。”
“可大秦能夠橫掃六國,吞併四海,靠的可不僅僅是你們父子的能力。”
“大秦之所以能夠戰勝六國,更重要的是大秦國力昌盛,遠超六國。”
“天下九州,秦佔其四。”
“天下糧草,秦佔其半。”
“天下兵器,秦佔七成。”
“關中秦人五百萬,卻能組織百萬雄兵,上下勠力同心,鯨吞九州。”
“大秦東出,未戰敵國已膽寒。”
“兵臨城下,敵軍風聞已先敗。”
“引弓未發,六國將兵已穿心。”
“秦之銳士,九州天下無人敵,攻必克,戰必勝。”
“楚國受挫,雖因李信輕敵而慘敗,然朕起舉國之兵六十萬,蕩平楚國亦有何難哉?”
“沒有王氏,也有蒙氏,沒有蒙氏,也有其它氏族攻克楚國。”
“這是國力對決,並非個人所能左右。”
“天下名將,並非秦之獨有。”
“然最終大秦鯨吞天下,橫掃六國,何也?”
“人心所向,順天應命矣。”
“天下滾滾而來,非人力所能扭轉也。”
“不識天下大勢者,終將粉身碎骨,被世人所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