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所以能夠一統天下,不只是秦國人才濟濟。
更重要的是有一位絕世英主,若非陛下知人善用,善納良諫,一統天下的霸業,還不知花落誰家。
想要打破數百年的天下格局,哪有這麼容易?
稍有不慎,一子落錯,六國合縱圍攻函谷關的歷史便會重演。
秦國雖強,遠沒有強大到以一敵六的地步。
滅國不難,難在要如何讓其它國家坐以待斃,眼看著秦國一個個滅過去而無動於衷。
唇亡齒寒的道理誰能不懂?
當年昭襄王便想要一統天下,發動滅國之戰,可是呢?
引得六國同仇敵愾,六國聯軍兵臨函谷,險些葬送秦國數百年基業。
至此以後,昭襄王只能放棄一統天下的幻想,開始漸漸蠶食各國,最終帶著遺憾而去。
可就在陛下的手中,六國成了甕中之鱉,人人自危,離心離德,最終被大秦一一擊破,成就無上霸業。
六國王氏滅其四,王氏功勞可謂蓋世也?
但一統天下剛完成之際,王氏父子,王翦,王賁直接辭去軍務,領了閒職於咸陽養傷。
就是因為功勳蓋世,樹大招風,王翦一生謹小慎微,害怕引火燒身,方才舍權以自保。
越是站在高處,就越需要謹慎小心,否則一旦摔下來,那便是粉身碎骨。
陛下是在猜忌自己嗎?
李斯真的慌了,對著嬴政拱手一拜道:“陛下,臣對大秦,對陛下忠心耿耿,日月可鑑。請陛下,勿要聽信小人讒言。”
在李斯看來,定然有小人在陛下面前說了自己壞話,否則陛下今日斷不會來此一出。
多年來,陛下對自己一直信任有加,今日突然轉變,其中必有蹊蹺。
“朕知道。”嬴政眼神看著李斯,聲音讓人聽不出喜怒哀樂道。
李斯被陛下盯的心中有些發麻,感覺有些坐立不安道:“那陛下今日這是……”
看著吞吞吐吐的李斯,嬴政接過話道:“這可不像通古你的性格。”
“陛下,臣冤枉,臣對陛下絕無半點惻隱之心,臣可以向天起誓,如通古有二心,當天誅地滅。”
李斯真的急了,他的人生才剛剛開始,熬了這麼多年,終於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秦國丞相,若是陛下猜忌自己,結果顯而易見。
要麼等著無盡煎熬,被慢慢貶黜,要麼自己辭官歸鄉,捲鋪蓋走人。
君臣不合,以陛下的威望手段,廢相還不是一句話的事。
呂不韋當年權傾朝野,還不是沒鬥過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