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霄僱傭了眾多當地人滿城的去做各種宣傳,其中一項就是球場包廂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在蹴鞠球場上連個包廂都沒有的人,肯定算不得什麼大人物。
這種說辭在汴梁城裡流傳開來之後,但凡是認為自己是個人物都會掏錢買個包廂證明身份。
光是這筆錢就收入近十萬貫,而且這還只是一年的。高俅已經是笑的合不攏嘴。
“大人,各處的盤口都已經收回來了。”
王霄帶來了二十個陽穀縣的廂軍,這些人全都被他留下來轉調入禁軍之中做他的手下。
能從鄉下來到汴梁城,還有了一份可傳於子孫的鐵飯碗,廂軍們對王霄絕對是感激涕零。
球場上的比賽開始之前,王霄讓他們在各處球場外開設了盤口。
看著眼前被木質柵欄圍起來的球場,王霄現在最關心的就是收入“總數是多少?”
“大人,我們總共收了八萬貫!”
廂軍說話都不利落了,這麼大的一筆鉅款他們往日裡就連想都沒有想過。
王霄笑著“不全都是咱們的,人家壓中了還要賠出去。而且上邊的人也要打點,誰知道最後落手裡能有多少。不過不論最終如何,都不會虧待兄弟們。”
這番話說著讓廂軍們感動不已,紛紛表示自己都是想為王霄效力,好處什麼的都無所謂。
可實際上王霄怎麼可能會賠錢,他可是早上就結束了盤口仔細計算賠率,而比賽卻是下午舉行。這段時間就留下了許多可以操作的空間。
在這個規則與制度都非常原始的聯賽裡,想要進行操控實在是再容易不過的事情。
王霄又不是真心想要發展大宋的蹴鞠事業,他做這些都只是為了賺錢而已。
再說了,就算是大宋的蹴鞠發展的好又能如何。幾年之後金兵南下,難道要靠蹴鞠和金兵一決雌雄不成。
蹴鞠聯賽正式開始,盛況空前。就連趙佶都忍耐不住好奇心來到了外面親自觀看了一場。現場旌旗招展,鑼鼓喧天。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今天是上元燈節。
比賽進行的很成功,投錢入股的人都大賺一筆。有頭有臉的人物認為自己證明了身份地位。普通百姓們沒花費多少錢就享受到了一場歡樂盛宴。
甚至就連趙佶,也是罕見的不但賺了錢還享受到了民眾的歡呼。
唯一不滿的,也就只有那些掏錢押注最終卻是輸了錢的。
從統計學與機率學上來說,買球機率最高的就是勝負平,因為起碼有百分之33的機率能贏。
而那些王霄提供的猜比分,猜誰能進球,甚至是猜誰會受傷下場的選擇。別看賠率極高,甚至一賠一百多的都有。可實際上絕大部分人都是花上個幾文錢想要搏一搏運氣。結果自然是全都貢獻給了王霄。
出身於現代世界的王霄瞭解的知識極多,為了避免有人裡應外合借用這些超高賠率坑自己。所有的場外押注都有上限,就算有人做局也坑不了王霄多少。
除此之外,王霄還聯絡了眾多汴梁城內的商販們。以特許經營的模式允許他們在蹴鞠球場內外做生意。至於代價,則是需要向王霄支付費用。
上下打點,支付各種費用,球隊分成等等。
等到把所有的開銷與支出都交付完畢,王霄清點了下手頭居然落下了一萬三千貫的隱秘收入。
這要是換做打虎的賞錢,王霄得把一整座山脈的老虎都給清空才行。
任務世界的錢財王霄帶不走,那就只能是花掉。不過暫時這些錢還不夠,他想做的事情需要更多。
“大官人最近忙什麼呢。”難得空閒下來,王霄找到了西門慶請他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