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起源於遙遠的東漢年間,一直延續到了明朝洪武年間被廢除,前後長達一千二百多年。
現代世界之中,很多被認為是舶來品的,實際上都是老祖宗們早就弄出來的。
像是教授,像是大學,像是秘書什麼的都是如此。
在大唐這裡,秘書省主要從事圖書收藏和書籍編纂。
還有參與修編史籍,記錄皇帝起居,觀察天象等職能。
王霄加強了秘書省的權勢,特設蘭臺,安排了一批品級不高或者乾脆就是白身的人來做自己的秘書。
其工作就是處理那些交到王霄這裡來的事務。
他們審閱,然後給出自己的意見,最後交給王霄做決斷。
理論上來說,這種事情很容易造成權勢外洩。
不過這種事情卻不會發生在王霄的身上。
並非是王霄能打,而是王霄有著極為豐富的做皇帝經驗。
什麼樣的事情在他眼前看一遍,就能知道事情的原委。
至於秘書們給出的那些意見,究竟是能力不足還是別有用心,同樣是一眼就能看穿。
做過那麼多次的皇帝,那經驗可不是白給的。
什麼樣的人他沒見過?什麼樣的事情他沒遇上過?
他只是懶而已,並不是傻。
蘭臺的秘書們現在已經有了十多個,而且還在不斷擴充增加人手。
這些人之中,大部分都是被姚崇宋景等人推薦來的年輕人。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做皇帝的秘書,整天接觸眾多的國家大事,這是求之不得的大好機會。做得好的話,以後必然會得到重用。
而這其中有兩個人,則是被王霄直接點名要過來的。
一個名字叫做張九齡,另外一個名字叫做李林甫。
從後世來看,李林甫的名聲遠比張九齡要大。
可在這個時代來說,張九齡卻是遠比李林甫更加有名氣。
張九齡其實早在唐中宗李顯時期就已經透過科舉中了進士,之後一直在做校書郎。
他舉止優雅,風度不凡外加能力出眾。而且還是個著名的詩人。
大名鼎鼎的唐詩三百首的第一首詩,就是張九齡寫的感遇。
這樣的人才,王霄當然是要提拔他了。
要知道張九齡可是開元之治最後的明相,先提到蘭臺這裡多多熟悉政務,之後就可以重用了。
而另外一個李林甫,則是大名鼎鼎的奸相。
不過雖然是奸相,可其能力卻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沒有足夠的能力,他李林甫也不可能接替張九齡,並且接連做了十九年的宰相。
王霄從來就不擔心什麼奸臣,因為他堅信沒有什麼調教不好的奸臣。
把李林甫也拉到蘭臺來,就是為了近距離的調教他。
這天王霄來到蘭臺,當著眾多秘書們的面佈置下了一道題目。
“若是蝗災來了,該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