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歡聲笑語的瓊林宴,瞬間就尷尬的安靜下來。
一說到北伐,一說到和如狼似虎的金兵打仗,這些高高在上的大臣們,就會發自內心的不願意。
因為打仗就意味著有戰敗的風險,而一旦戰敗被人家打到家裡來,那現在安定富貴的生活就會遭到破壞。
而儒家的核心就是求安,哪怕是屈膝投降也要換取安定的生活。
現在趙昚又要打破大家難得的安定富貴日子,當即就有眾多大臣出來勸誡。
當然了,這些大儒們不會直接說‘你可別瞎幾把搞,破壞我們好不容易才有的奢華安定生活。’
他們都是會找出一個個看得過去的理由,像是軍備不修,像是無領兵之將,像是金國情況不明,像是糧草軍械軍餉全都不足,像是各地天災不斷,盜匪橫行需要優先解決等等。
只要用心去思考,困難總比辦法多。
他們並不明面反對,就是提出一條條扯後腿的事情來。
王霄靠在一顆大樹旁,悠然自得的看著那些大臣們表演。
話說自從岳飛,韓世忠,宗澤那一代人逐漸隕落之後,南宋這邊除了辛棄疾,陸游等區區數人之外再無出色的名臣猛將。
剩下的那些,全都是類似於秦檜的苟且偷安之人。
想要靠言語說服他們,簡直就是個笑話。
果然,趙昚被這些大臣們懟的面色漲紅,差點心臟病發作。
他最後深吸口氣,目光不由自主的看向了遠處的王霄。
王霄喝下一口酒水,然後微微點頭。
趙昚收回目光,沉聲開口“諸卿,支援北伐的站左邊,反對的站右邊。”
因為皇帝的權勢被儒家大臣們給架空許多,所以大臣們並不畏懼得罪皇帝。
目測看過去,至少三分之一以上的大臣們站在了右手邊。
這不是說其他人都支援,而是大部分人都選擇了站中間。
身為參政知事的李相公,輕輕嘆了口氣。
他必須在這個時候表明自己的立場,因為到了他這個位置是不能選中間的,這是原則問題。
可這邊他剛剛抬起腳,那邊卻是鬼使神差的側頭去看了眼不遠處靠在樹上喝酒的王霄。
迎上王霄那帶著嘲諷之色的目光,李相公沒來由的心頭一驚。
一驚抬起來的腳步,下意識的就收了回去。
不少看他眼色行事的人,也都停了下來。
這一停,就直接改寫了命運。
等到鬧哄哄的聲音逐漸平息下來,趙昚的目光看向了遠處的王霄“王仙長,有請。”
眾人的目光全都‘唰’的看了過去。
注目著王霄輕鬆的走過來。
“就是這些嗎。”王霄看著右手邊的這些人,隨意的向著官家攤手。
“你是何人?”有大臣忍不住的喝問“裝神弄鬼,妖言惑眾之徒也敢在這裡叫囂?官家,歷代以來假借仙人之名...”
巴拉巴拉的廢話之中,王霄這邊已經扔掉了酒壺,抬手向著天空那麼一招手。
眾人都是抬頭看天,不知道王霄這是什麼意思。
然後,他們就看到了一把利劍從遠處疾飛而來,落在了王霄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