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祖龍,掌權之後立刻就將丞相這個職務一分為二,分成了左相與右相。
之所以做出這種決定,那是因為被專權的呂不韋氣的夠嗆。
此時此刻的話,因為成功在趙國身上切了肉吃,呂不韋的聲望再次到達頂峰。
他此時手握整個大秦的權勢,下意識的就想要挑釁一下名義上的老大。
除了是為之前的事情反擊之外,還想要在眾人的面前展示自己的權威。
挑了一個大朝的日子,當著所有人的面,呂不韋行禮說“大王,如今府庫充盈,將士們戰意高昂。再加上那趙國新君闇弱,國內動盪。正是攻打趙國的好時機。”
坐在高臺上的王霄,目光平靜的看著他“府庫充盈是多少,戰意高昂能動用多少兵。趙國新君闇弱,相邦可知其有什麼本事。趙國國內動盪,可有當年長平之後動盪?”
呂不韋楞了神。
按照他的預想,王霄應該說‘可有幾分把握’才對。
那樣的話,他就可以說上一句‘軍國大事,豈有十全之理。’之後就可以順勢用教育的口吻在眾人面前指導大王一番。讓大家都看清楚,現在究竟是誰說了算。
可王霄不按套路出牌,倒是先把他給問住了。
“這個...”呂不韋快速回憶資料。然後,王霄後面的話語跟著就來。
“太倉存糧二百一十七萬五千五百石。到收糧之前,要支撐...”
“存甲...存兵...牲畜...”
“這些物資,最多隻能支撐三十萬兵馬作戰半年。誰來向本王保證,三十萬大軍半年就能滅掉趙國?”
“趙國的確是國內動盪,可我軍出兵,其必然團結一心死死抵抗。到時候其他諸國再來援兵,不外乎又是一場邯鄲之戰。”
呂不韋抹不開面子,也顧不得王霄為何如此清楚這些事情。
他黑著臉問“那大王的意思,就是說放棄這次的機會不攻打趙國了?”
王霄可不是廈大的,呂不韋的這點氣場,在他來說毫無意義。
“本王那句話是說了反對了?”
被噎了一下的呂不韋剛想反擊,王霄這邊就直接打斷“本王早就說過了,親政之前國事全都交託於相邦與太后。只是相邦相詢,這才講了些自己的看法。”
王霄露齒一笑“相邦,打與不打,如何打。都是由相邦決定。本王這裡,只說一句話。”
感覺到事態被王霄掌握著的呂不韋,悶聲問“大王要說什麼。”
王霄的笑容逐漸淡了下來“本王要說的是,軍國大事,不是兒戲。既然做出了決斷,那就要揹負上相應的責任。贏了,升官加爵各種賞賜應有盡有。打輸了,那改背的責任絕對不許推脫。”
他的意思很簡單,拿著幾十萬兵馬,無數的糧草物資去打仗可以。但是你得打贏,最起碼收穫要大於付出。
如果打輸了,不管你是誰,是什麼樣的身份,都得背上相應的責任。
隨隨便便想幹嘛就幹嘛,那是不存在的。
大秦的家當再豐厚,也撐不住這樣子去消耗。
都不用多,連著來個兩次邯鄲之戰,大秦立馬就得衰弱下來。
王霄的話,除了懵懵懂懂的趙姬之外,其他人都能聽得懂。
呂不韋的面色越來越黑,眼看著就要爆發一下的時候。王霄一拍案几站了起來。
單手扶劍的王霄,目光銳利如電。環顧四周,無論是名臣還是猛將,都是下意識的避開目光。
那種強烈的壓迫感,就像是猛虎在巡視著自己的領地。
誰敢和猛虎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