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你們小心點? 別把儀器玩壞了。”陳婉清小心翼翼道,這臺儀器是由她負責的。
“學姐放心? 肯定不會玩壞的。”許秋自信滿滿道。
學妹看操作說明看的很認真? 許秋則在分心觀察儀器。
這臺液相色譜儀的最上方? 擺放著一個10乘10的試管架,在工作模式下,由系統的控制,在每根標準裝滿約80%體積的溶液後,就可以按照順序自動換下一根空試管,繼續接液。
還有一個搭配氘燈的檢測器,透過測試流出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譜,檢測出樣品訊號,比肉眼目測更加準確一些,而且有些無色的樣品,用肉眼看不出來,但用紫外吸收譜是能夠檢測出來的。
儀器所用的管路,都是幾毫米直徑的細管,而且大部分的管路都隱藏在內部,外部的介面只有六根管。
有兩根是用來連線矽膠柱上下端的,現在的狀態是不連線矽膠柱,兩者直接相連。
其他的四根細管,有兩根是用來抽取溶劑的,分別標註A管、B管,其中預設A管的極性小於B管,現在連線的是兩個空桶;另外兩根細管,一個通向試管架,另一個則通向廢液桶。
今天沒有樣品,許秋主要打算測試一下管路是否通暢,以及儀器、軟體的常規功能是否正常。
他取來一桶4升裝的石油醚,一桶4升裝的乙酸乙酯,和一個空的4升廢液桶,分別將A管、B管、廢液管的末端放入其中,
不選擇二氯甲烷,主要是因為這三種溶劑中,二氯甲烷的毒性最強,而另外兩種幾乎沒有毒性。
然後,他開啟軟體,輸入賬號密碼登入,將儀器與電腦連線,進入操作頁面。
頁面設計的很複雜,不過主要功能並不多,包括開始、暫停、停止以及工作/廢液狀態的切換。
可以設定的引數主要包括,初始A、B管抽取溶劑的體積分數比例、溶液流速,以及若干分鐘後A、B管抽取溶劑的體積分數比例,溶液流速,後者一旦設定成功後,體積分數、溶液流速就會根據設定的分鐘數不同而線性變化。
許秋將初始體積分數比例設定為100:0,流速設定為1毫升每分鐘,狀態設定為廢液狀態。
一切準備就緒,他按下開始按鈕,儀器發出低聲的“duang”“duang”響動,無色透明的液體從石油醚的桶子中源源不斷得被吸取出,經由儀器內部迴圈,最終進入廢液桶中。
三分鐘後,將體積分數比例設定為0:100,耗時0分鐘,流速不變。
又三分鐘後,再次設定回100:0,0分鐘,1毫升每分鐘。
再三兩分鐘,許秋按下停止按鈕,關閉儀器。‘大功告成。’
陳婉清在做實驗,但一直關注著許秋那邊的動靜,她聽到那邊儀器的動靜消失了,便問道:
“測試完了,怎麼樣?”
“暫時正常,沒有出現漏液現象,A、B管溶劑抽取過程也正常,只有檢測器因為今天沒樣品,所以沒法測試。”
“那就好,檢測器出問題的機率還是蠻小的。”陳婉清舒緩了一口氣:
“多半是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