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韓嘉瑩沒來,許秋沒有小弟幫忙,只能親力親為。
先用低轉速旋塗PEDOT,再正常旋塗有效層。
陳婉清取出幾個一次性PE杯,將杯子攔腰剪開,留下淺淺的底部,然後每個杯子中加入一半容積的去離子水。
因為TEM測試的是給體/受體共混薄膜的形貌,不需要測試單獨聚合物薄膜的樣品,所以樣品數量不多,只有八個樣品。
為了防止意外,每種還是要多做一個備份,因此一共要準備十六個樣品。
像TEM這樣的裝置,測試費用還是比較貴的,有的是按照測試時長算錢,也有的是按照樣品個數。
化學系的這臺是按照樣品測試時長計算的。
學校裡內部的測試價格相對較低,要是再外面專門的測試中心進行測試,可能三四個樣品就要幾千塊的測試費。
因此,一般導師都是在學生在確定能出成果,或者其他必須測試的情況下,才會允許他們測TEM。
除非是那種科研經費多的花不完的課題組,那就另當別論。
……
許秋將一片片玻璃基片正面朝上,小心放入PE杯中,然後在PE杯外側用記號筆做好標記。
基片入水後,很快有了變化。
薄膜的邊角處最先遇到水,朝上翻卷了起來。
過了一分鐘,大多數的薄膜都已經脫離了基片,飄在水面上。
但是最大的那塊薄膜,蜷縮在了一起。
許秋用尖頭鑷子挑動蜷縮的薄膜。
要是能把薄膜挑平,那自然皆大歡喜。
如若不能挑平,也沒有關係。
因為挑動過程中會產生薄膜碎片,如果碎片是平整的話,也可以收集。
整張薄膜的面積在5平方厘米以上,許秋只需要取其中的百分之一便足矣。
當然,理論上是這樣的。
實際操作中,難免會出現各種意外。
比如,薄膜怎麼挑都挑不平,做好樣品的銅網沒夾住掉了,收集了樣品發現不是一層薄膜。
間間斷斷,許秋和陳婉清總共花費了三四個小時,才完成了全部樣品。
最後,兩人將帶有樣品的銅網收集到一次性離心管中。
保持離心管的蓋子開啟,放置一晚上,使銅網上的水分完全揮發,才能用於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