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期間,我們可以做一些準備工作,比如清洗玻璃儀器並烘乾。
因為這次是新領用的玻璃儀器,只需要用無水乙醇沖洗玻璃儀器的內壁即可,攪拌子可以放在一次性PE杯中沖洗。
清洗後,將乙醇倒到廢液桶中,然後用烘箱把玻璃儀器烘乾,烘箱溫度設定在70攝氏度。
這次我們各投一個反應試試水,每個人需要準備一個25毫升的兩口燒瓶、一根19口的球形冷凝管、一個三通閥、一個磁力攪拌子。”
許秋按照學姐的指示,清洗好玻璃儀器後將它們放入烘箱。
“然後是計算物料投放比例,帶三甲基錫的單體、帶溴基團的單體、催化劑的摩爾比一般是1:1:0.05。
在稱量前要計算每種物料的相對分子質量,然後轉換為對應的質量。
&ndraw軟體畫出分子結構,然後用軟體自帶的功能計算相對分子質量。
我們第一次實驗,就少用一些原料,保持總物料質量在二百毫克左右。
你可以固定其中一個單體的質量為一百毫克,然後計算另外一種單體和催化劑的質量,這樣稱量起來也容易些。
我的已經計算好了,你到辦公室用電腦算一下吧,然後用便籤紙寫好帶過來。”陳婉清道。
許秋點點頭,卸下防護套裝,回到A501辦公室。
至於最先進行實驗試水的目標,他已經想好了。
一種單體是連有溴基團的TBTT單元,其中,兩個T單元上還各帶有14個碳的烷基側鏈,以保證最終聚合產物的溶解性。
另外一個單元是連有三甲基錫的2T單元,這兩種原料他都各買了一克,所以也不怕浪費。
預期得到的聚合物的主鏈模樣大致是這樣的:
……BTTTTTBTTTTTBT……
許秋連聚合物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做PBT4T,其中P代表聚合物,4T代表四個連續的噻吩,BT代表BT單元。
這是他自己合成的產物,自然有資格為之命名。
像是有些研究者或課題組,為了省事,也會簡化命名,比如許姓研究者,可以把他合成出來的一系列材料命名為X1、X2、X3、……。
當然其他研究者承不承認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因為每個人都可以給這些結構起個不同的一個名字。
但為了方便交流,一般還是會有一套通用的命名方法的,比如許秋採用的就是一種通用方法,以P開頭,後面接各單體單元的名稱。
&ndraw軟體畫好,得到了各自的相對分子質量後,將連有溴基團的BT單元定為100毫克。
再計算出另一單體以及催化劑的投料質量,將它們抄寫到標籤紙上。
他再次返回實驗室,重新穿戴好防護套裝。
“這麼快就好了?”陳婉清道:
“計算相對分子質量的時候沒有漏掉支鏈吧?”
“沒有。”
“三甲基錫和溴基團也沒漏吧。”
“沒有。”
“那就好,”陳婉清道:
“我第一次投反應,魏老師就在旁邊盯著,我太緊張就把這兩個都漏掉了。
結果最後合成出來一堆渣渣,被魏老師罵了一頓。
往事不堪回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