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有點鷸蚌相爭的意思,如果在自然狀態下,這將是一場生死戰,最終看誰先熬不住,如果鸕鷀先餓死,那泥鰍能活下來,如果泥鰍被甩掉,鸕鷀會活。
現在來看是泥鰍佔據上風,小蘿莉急眼了,想下去幫助鸕鷀。
博爹拉住她,說道:“等著看吧,魚鷹哪有那麼好對付。”
幾次甩頭不能甩掉泥鰍,鸕鷀突然又回到河裡扎猛子潛水。
泉水清澈,眾人都看到了水下的場景,泥鰍重新入水後,它反射性的張開身軀想遊動逃跑,但說時遲那時快,泥鰍一伸展開身軀,鸕鷀猛的抬頭,將這大泥鰍一下子甩出了水面。
接著,鸕鷀恐怖的爆發力展示了出來,它的脖子如開弓利箭,快速伸出,張開嘴精準的叼住了大泥鰍,並在它纏繞自己脖子之前再度甩頭,將這泥鰍一下子甩到了岸上!
這場戰鬥結束,鸕鷀完勝!
博爹和博媽驚歎:“這怎麼回事呀?什麼東西來了紐西蘭都精明?這魚鷹太聰明瞭,家裡的魚鷹可不會這麼幹。”
他們以為鸕鷀會和泥鰍展開一場勢均力敵的大戰,結果鸕鷀一個小計謀就將泥鰍給玩完了……
只有這一條泥鰍給它們造成了麻煩,後面它們頻頻出擊,很快逮了十多條二十公分往上的大泥鰍出來,王博收集起來,粗略估計得十多斤重。
將兩隻鸕鷀帶上來,他將一條泥鰍切成幾段,然後分給它們,鸕鷀們吃的很高興,拍打著小翅膀在那裡愉快的叫了幾聲,然後一拽一拽的向湖泊走去。
“真是好鷹!”博爹羨慕的說道。
在他們老家,鸕鷀可沒有這麼聰明聽話,放鷹抓魚之前,要給它們脖子套上皮套,這樣它們就吞不下大魚,逮到大魚必須上岸交給主人換取能吞下的小魚。
這兩隻鸕鷀沒有戴皮套,每次捉到魚都會送上來,最終事情結束,王博只是揮揮手,它們就很開心的離開了,用博媽的話說,那就是‘通人性’。
午餐就是吃泥鰍了,王博親自下廚,這個他小時候就會做。
看到冰箱裡有啤酒,他就拿出來一瓶,做個紅燒啤酒泥鰍段,另外再用它煮個湯,味道雖然比不上鱔魚和鰻魚,但味道也很好。
將泥鰍切段後在鍋裡用油煎到金黃色先撈出來,然後蔥薑蒜爆鍋,再把泥鰍段重新放入其中加入鹽、醬油和白糖翻炒,隨後倒入一些啤酒,等到啤酒熬完便可以出鍋了。
不過出鍋的時候得灑上點小蔥葉子和香菜段,否則不美觀。
泥鰍湯比這個還簡單,和豆腐一起燉便行,王博特意將伊娃叫進來教她。(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