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皇帝恨恨地說了一句,但是,他也只是無能狂怒罷了,他本人也很清楚,這股勢力,有多大。
所以,他也明白了,開海一事還是不能操作過急,此事須謹慎再謹慎。
“朕決定了,這天子私軍,朕一定要操練出來!”
內憂外患的緊迫感,使得弘治皇帝考慮了很久的事情,終於下狠心答應了。
他按照自己的思路,繼續道:
“這支天子私軍,朕決定將其命名為大明皇家軍衛,簡稱皇家衛,初期就定一個衛所的規模,即5600人,從天子親軍二十六衛中選拔,至於選拔後造成二十六衛的名額空缺,則從各地軍戶所選拔人員補充上來。
至於訓練的事情,朕就交給你了,太子監軍。”
弘治皇帝終究是沒有完全採納李兆同的意見,他想要讓大明皇家軍衛快速成軍,而且,軍國大事,他不想被人牽著鼻子走,所以,他有自己的思考。
反正,天子親軍的待遇,總要比各地軍戶所要好,將各地軍戶所的苦難人兒提拔到天子親軍中來,也算是解救對方於水火之中,算是功德一件了。
另外,從二十六衛中選人,也有利於更快助士兵養好身體,更快地成軍,更快地推動開海。
“陛下,那這大明皇家軍衛,駐紮在哪?”
既然弘治皇帝同意了操練天子私軍,李兆同就準備等到李東陽回到家中,就返回天津衛了。
畢竟,天津衛那邊,還有很多的事情等著他,比如大明海事下轄的大明皇家造船廠、比如環球書院三角澱總院。
而算算時間,李東陽也快到家了,所以,李兆同在京城待的時間,不多了,因而,大明皇家軍衛駐紮在哪,是個問題。
“就駐紮到三角澱去吧,朕沒記錯的話,包括大明皇家造船廠在內,很多作坊都在往那裡開,如今那裡已經變成了一片工地,將來有望成為一座城池。正好,大明皇家軍衛可以幫忙守住這一座新城。”
“謝陛下恩典。”
李兆同心裡很清楚,這是弘治皇帝考慮到了他的情況了,不然,大明皇家軍衛絕無可能駐紮到三角澱去。
畢竟,這可是比天子親軍還要親的天子私軍,按理說,是應該離弘治皇帝更近一點的。
這樣,才有利於保護皇帝。
弘治皇帝心裡的想法則是:
這天下,早晚是要交到朱厚照手中的了,而朱厚照要去這大明皇家軍衛做監軍,因而,他覺得,這支軍隊,保護好朱厚照這個大明的未來更重要。
所以,他可以不是很看重大明皇家軍衛是否要駐紮在他身邊,因而,弘治皇帝才會考慮到李兆同的情況,讓大明皇家軍衛駐紮到離京城有一段距離三角澱去。
“對了,陛下,雖然小侄建議您不著急開海禁,但是,小侄希望您能同意讓大明海事多一些船隻下海,就以訓練要去黃金洲尋找神物的船隊的名義。
這樣,也能堵住一些人的口,小侄也可以想辦法撈更多的海魚回來。
最為關鍵的是,這也可以鍛鍊我大明的造船技術,以及我大明船員的航海本領。”
“妥!”
弘治皇帝覺得,李兆同這個想法不錯,其深得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精髓。
……
東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