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歸屬於命運的巧合,不在羅摩的控制範圍之內。
“這麼做值得麼?”
她居然問了羅摩。
羅摩看向了五郎,五郎也一臉震驚地看向了羅摩。
你是不是問錯人了?
“好吧好吧,出於我個人的身份,我是建議你接受的。”羅摩給出了一個好不令人意外的回答。
他說了半天,總不能在這個時候告訴對方說我開玩笑的,你拒絕吧。
神經吧你?
“理由呢?”珊瑚宮心海很是執著。
羅摩少見地有些苦惱。
他對大多數能進卡池的角色都抱有不小的好感,主要是因為遊戲的基調放在這裡,它很難把一個需要拿走玩家粉球的角色塑造的過於惡劣。
至少大多數的角色都擁有那種一旦成為朋友,便足以互相成為摯友的品行。
而再次之上,珊瑚宮心海算是更加值得看好的那一種。
拋開這些,對方也多次陪同他在深淵之中拿星星,羅摩也願意給予更多的看重。
這和他來這裡讓珊瑚宮心海做事情並不衝突。
有關剛開始的,“這些人都會死,你只需要稍作沉默”。
這在珊瑚宮心海看來當然是詭辯,但羅摩是認真的。
幕府和反抗軍的戰爭從開始到最後在空的幫助下促成了和談,這中間死去的人不在少數。
可如果珊瑚宮心海選擇了和幕府合作,在九條孝行的事情完成之前,他自己就會控制幕府的兵力和輸出,確保反抗軍能夠活下來。
在底線之前,因為戰爭而死去的海祗島人只會更少,並且還有愚人眾談下來的物資支援。
拋開道德層面的問題,珊瑚宮心海絕對不會因此而損失任何東西,甚至整個海祗島都會因為和談而從中收益——這當然不是永遠的,一旦九條孝行的事情做完了,他就會無比殷切的希望珊瑚宮心海去死。
因為幕府的天領奉行大人當然不會和反賊有什麼密切合作,他們是敵人,徹徹底底的敵人。
一旦到了這一步,海祗島還是要被毀滅,珊瑚宮心海同樣要死。
“希望還在,只是需要稍微的等待。”
分歧就在這裡。
以珊瑚宮心海的視角來說,她看不到希望。
無論反抗還是妥協,最終的結果其實都是海祗島的毀滅。
在你已經知道了必然會死的時候,你是選擇彎腰叩首,勉強給自己續一波狗命——這次就不是調侃自己了,低頭的代價就是為人當走狗;還是選擇維持尊嚴,乾脆的去死,讓對方也得不到最大利益呢?
珊瑚宮心海偏向於後者。
她接受的教育並不會讓她失去妥協的心思,但看不見希望的妥協,她只會選擇剛烈的死。
她需要的是,如果我現在選擇和敵人苟且合作,那麼海祗島是否能夠看到明日的希望。
為了某件事而死固然讓人心生敬佩,可為了某件事而活著,其實往往更加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