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為這種事情麻煩羅摩了。”
溫柔又善解人意的神明及時出現。
納西妲微笑著調侃道,“如果你和羅摩有更多的接觸,你就會發現他對於大眾的認知其實很冷漠。”
“他不會刻意去摧毀大多數人的生活,但你要問他大多數人有什麼用處的時候,他又會拿出魔神的案例告訴你,他們確實沒有什麼用處。”
“這就是羅摩啊,他總是在尋求絕對的力量,並且提瓦特也確實支援他的邏輯。”
與其說這就是羅摩,不如說這就是魔神。
這是神話史觀的常態,而提瓦特就是相對經典的一種神話史觀,英雄類的神話史觀的特點就是大眾其實是無所謂的“東西”,最關鍵的只有一個人,The One。
有這個英雄就可以改變一切,沒有這個英雄大家就一塊去死。
在多數的神話之中,東方神話算是最為“溫柔”的一種。
因為他們引入了因果說、功德和天道之類約束神明甚至約束妖鬼的東西,無理由的殺人會遭受天譴,而理政一方的神明可以得到功德繼續修行。
其他型別的神話通常就沒有這種約束,一時興起就水淹大地,回過頭還要求人類誠信祭祀的事情在各類神話之中都算是開胃小菜。
這類神話通常就是神明和神明的子嗣之間的故事,凡人就是個引子,比如他們遭受苦難了,“英勇而又正義”的神明和半神一路追溯,發現了是某個怪物過或者神明為惡人間,然後他們歷經艱險得到各種神器把惡神和怪物殺死了。
你說普通人?他們死了,他們感激,他們獻上一切。
沒有了啊,你還想要怎麼描述他們呢?
在一群動輒移山填海的高階生命體面前,他們除了磕頭還能做點什麼?
羅摩想了想,“你這麼說就顯得我很冷漠無情了,我不喜歡。”
納西妲整理了一下羅摩的頭髮,“但不不會刻意干擾普通人的生活,甚至會用自己的能力幫助他們生活。”
“這樣就很好的啊。”
不干涉旁人的生活的話,你的態度是無關緊要的。
怕的是行動。
你覺得他們不重要,這無所謂。
大家都有各自的生活,沒人在乎你怎麼想的。
但你真因為覺得他們不重要就打算真的讓他們消失,這件事情就很離譜了。
羅摩就沒有這種想法。
他最多是不在乎別人的態度,但還沒有因為別人沒用就想著乾脆讓對方消失的。
這樣就很好了。
他在做事,他在幫忙,他的態度是有點壞,但他也沒有任何多餘的動作。
“中肯的評價。”羅摩點了點頭。
雖然不是歌功頌德,但很中肯,他是願意接受的。
琺露珊撇了撇嘴,“你就寵著他吧。”
和神明相處了一段時間之後,琺露珊反而沒什麼恭敬了。
她仍舊尊敬這位幼小但勤政的神明,卻不在動輒小吉祥草王大人的稱呼對方。
“他是我的眷屬嘛,未來會陪伴我很久很久的同伴。”納西妲的笑容燦爛,“我當然偏向羅摩了。”
祂將手遞給羅摩,羅摩也就順手牽住。
琺露珊的表情有一些古怪。
不,不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