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悟空這個天真的問題。
降龍羅漢凝望天空,沉思良久,也沒有說話。
是呀!
他也想成佛。
同樣伏虎羅漢也沒有說話,成佛難不難?
他們十八羅漢這麼多年,都在尋找各自的成佛機緣,然而這麼多年,卻是沒有一人獲得佛位冊封。
他們是最早追隨佛祖的一批人,他們也只是得了羅漢果位,佛祖所他們機緣未到。
但是佛祖的二弟子。
金禪子。
雖然成就了尊者,但是戰力在他們看來一塌糊塗,卻被封了旃檀功德佛,直接位列三十五佛之內。
還有眼前的這位敖烈,其實他們之前對敖烈是有很大意見的。
一條剛剛投奔過來的,還沒有突破尊者位階的小龍,就因為其身後有著龍族背景。
就因為想要在四海之中傳法,想要拉攏龍族,菩薩界排名靠前的實權菩薩,就這麼封了出去。
所以敖烈一來挑事,降龍也沒打算慣著這條小龍太子,本打算出手出出氣的。
但是沒想道,這條小龍還挺上道的,先折騰了金禪子一頓,也算是讓他們出了出氣。
哪有那什麼金吒、木吒、等人的冊封,在降龍看來跟佛門的教義、功德、佛法都無關。
降龍已經對正佛果位失望了。
他回到羅漢殿的時候,已經心灰意冷,也想要學前十六位師兄一般雲遊天下去。
在天地之中追尋屬於自己的佛法,佛祖的大乘佛法不學、不悟、不傳也罷。
但是悟空的出現,悟空絕佳的身體素質,堅韌的戰意、白紙一樣的童心。
讓他降龍羅漢,又有了一些別的想法。
許久之後,降龍羅漢收回了凝望天際的目光,見天色漸晚。
“今天先不說了,學什麼以後再說。
小猴崽子,跟我去找個地方休息去。
敖烈菩薩,可先在靈鷲山內突破至尊者境之後。
再離開靈鷲山為妙。
靈鷲山乃是釋迦牟尼佛和須菩提祖師,當年共同悟道、成道之地。
靈鷲山內的道韻,會比其他地方更方便領悟。
菩薩也可先入藏經寶閣,借閱佛門經典。
領悟些佛法之精髓奧義,再行突破尊者之事,可事半功倍。”
“敖烈拜謝降龍師父。
多謝降龍師父指點,敖烈記下了。
明日便去藏經寶閣之中,借閱佛門經典。”
敖烈對著降龍羅漢又是一拜,真心感謝降龍羅漢的指點。
敖烈走出西海的這段時日。
真實的感覺到了,外面世界的廣闊,此刻他感覺西海真的太小了。
入夜。
靈鷲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