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光易所說的事情,是一個非常經典的“魔鬼誘惑人交易”的故事。
大概就是,天夢閣的人為了潛移默化地控制整個梁州縣,以“做出政績”“高升刺史”“更好地為天下生民著想”之類的理由,誘導兩人,很快便將除了總捕頭王元白之外的所有縣衙成員控制。
接下來就沒什麼好說的了,一心勤政為民的章光易與東方明甫,被控制淪落為傀儡之後,反倒徹底荒廢了整個縣裡的事情,任由各種各樣奇怪的組織在梁州縣肆虐。
在這樣的情況下,縣裡的事情不斷滑坡,王元白一介武夫,手下人又不多,根本無法維持縣內的正常運轉。
不過說來也巧,少數得以維持的縣內機構裡,就包括了失業者救助站。
如果沒有這個失業者救助站,裴夢情大概就會餓著肚子找不到工作,等偷襲了安永當鋪的收集者汲取管道後,就隱姓埋名或是逃離梁州縣,免得被暗夜混沌者的人找到。
但因為失業者救助站的存在,裴夢情接受了“尋找糧谷路異常”的任務,在糧谷路認識了橘局,幫忙解決了邪祟的問題,交好了橘貓一族中的兩人,接下來,才有能力徹底摧毀一整輛收集者,之後一系列的行動規劃也都因此而起。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失業者救助站,裴夢情也就不會帶著橘局他們去救東方明甫和章光易。
這是這兩人不得不感謝王元白的地方。
裴夢情本想出聲說,自己已經醒了,但又聽到小日後續的話,為了防止打斷,所以他還是決定先聽著再說。
而小日的講述也不出所望,說了許多大周王朝的內幕,講述了王朝內,行政官員與文官群體之間的各種明爭暗鬥。
任何事情,雙方從不看正確與否,而是看是否能給己方帶來利益,出了事則是互相推諉,又對己方包庇。
有一次,泰山郡的奉高縣政績突出,不管是救災、勸農還是經濟發展,全都做的非常好。
但有一事,其上繳糧稅並未完整編輯成冊,這本是一件小事,郡中完全可以把冊子退回,讓奉高縣令在幾日內將糧冊重新編輯完整,最多給予幾句口頭批評。
只是,奉高縣的政績實在是突出,又革除了不少大周王朝各州郡縣之間的弊病,而這些弊病,乃是自八十年四國爭霸之前的大漢王朝便存在的、約定俗成的習慣,是文官集團們賴以生存的根本。
他們不在乎什麼效率民生,他們只希望自己的事情一成不變,最好別搞出什麼新奇事物。
於是,本可以輕鬆解決的事情,變為書面責令,也徹底斷送了奉高縣令和縣丞的前途。
“何況,如果升到刺史、郡守的位置,你們更可能的是和文官集團不斷扯皮糾纏,在耗費人力物力與寶貴人生的時間裡,最終磨滅理想,一事無成,離民眾越來越遠,反倒不如你們在梁州縣能夠實際地落實想要實施的計劃,能夠惠及一縣百姓……”
小日的聲音繼續傳來,說明了它的觀點。
“可是,一縣之地,又如何傳至天下各郡縣使其效仿,讀書人自應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不成為太守、刺史,甚至州牧,或入朝成為各部尚書與三公九卿,如何能真正的治國呢?”
章光易聽了小日講得那些事,心中雖然震驚,但他在平原郡國做縣令時,其實就略有所聞。
文官集團講的是“我們的人”,除此之外的人都要排斥在外。
那時他還在想,大周王朝聖武孝皇帝英明神武,當不至於讓朝中臣子行如此黨同伐異之事,看來,是他過於單純了。
只是,他心中的拳拳之心從未熄滅,並沒有因為小日所說事情帶來的挫折暫時氣餒放棄,反倒是想著從上往下地改變大周朝。
不過,想法很好,而且在很多其他行業也確實是領軍人物,能夠施加非常有用的、且正向的引導,徹底改變原本的沉痾爛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