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晨把手指著一個凹痕:“這是瓷磚碎裂後,在雜誌表面壓出來的。”
“大家可以看到,除了壓痕,紋絲未動。”
陸晨用力扯下了雜誌:“第三層,沒有第一張瓷磚碎裂的那麼厲害,但是也碎裂了。”
“撞擊力並沒有被雜誌完全卸掉,而是撞上了第二張瓷磚。”
“這一片瓷磚碎成了三塊,不過沒有小碎片。”
“繼續看下面。”
“第二本雜誌,完整。”
“最後一片瓷磚,完整。”
“三片瓷磚兩本雜誌的結構,經受了子彈的襲擊,實驗結果是,可以防彈!”
彈幕沸騰:
“又學到一招保命絕技!”
“居然真的能防彈,毀滅我三觀。”
“其實這一招沒有多大用處,如果是提前準備好的防彈裝置不好麼,如果是臨時的話,沒時間把土製防彈板做出來。”
“雜誌和瓷磚合起來能防彈,我是怎麼想到啊!”
直播鏡頭前,陸晨樂呵:“其實,這一種現象,早在幾十年前就有科學家發現並且總結了。”
“而我,利用這種現象開發出了幾種新式的玻璃。”
陸晨:“剛剛分解土製防彈板的時候,大家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了嗎?第二層的雜誌沒事,第三層的瓷磚卻碎裂了。”
彈幕:“隔山打牛?”
“力的傳導。”
陸晨:“其實子彈襲擊,首創面很小,所以不存在所謂的力的傳導,堅硬的材質表面都有自己的張力,這些張力早就把絕大部分力鬥傳輸走了。”
“真正導致第三塊瓷磚撞擊的罪魁禍首,其實就是第二層的雜誌。”
“雜誌受到了撞擊,如果直接把力傳導到第三層的瓷磚,那麼微小的力,是不會對瓷磚產生破壞性效應的。”
“但是,它們之間有縫隙,雖然這個縫隙很小,普通人根本看不到,就算針尖也插不進去這些縫隙。”
“但是書頁就是有縫隙。”
“縫隙給了力變成震動的可能性。”
“而第三塊瓷磚其實不是被撞碎裂的而是被震碎裂的。”
“如果壓縮縫隙,就可以減輕震動頻率,就可以達到防彈的同時不破壞後層結構的效應。”
“而當年,發現這種現象的科學家並沒有一種叫做抽真空的裝置,所以也沒有想到材料之間留下空氣泡會對整體結構的影響。”
“我結合這個現象以及抽取真空的技術,加上我自己發明的防震材料,開發出了一系列的玻璃。”
“防爆玻璃,防碎玻璃,防彈玻璃!”
陸晨招收,幾個西裝革履的員工抬上來一塊桌面大小的玻璃,放在金屬框架上,組成了一張玻璃臺。
“大家覺得,這個玻璃碎了之後會怎麼樣?”
彈幕:“肯定到處飛濺劃傷到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