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按賈逵之語,兵向合肥。霍峻則會出兵下邳,直接殺入空虛的下邳城,繼而逼臧霸、呂虔回師,夾道而擊之。
徐淮兵敗之下,曹休必然回援徐州,霍峻自會東進利城,背靠鬱洲,謀取與曹魏再戰的機會。
如按曹休計策,率大軍東出,與臧、呂二人配合。霍峻則會主動暴露自己位置,引曹休入彀,先擊敗曹休,再謀破臧、呂二人。
曹休果然被徐盛所部引誘,連連向東推進。並且自暴屯糧重地,也是霍峻給曹休的誘餌,畢竟最優秀的獵人往往是以獵物的身份出現。
霍峻打了這麼多年戰,其作戰風格尤其鮮明,除了擅長奔襲作戰外,其次則是善於調動敵人,挑選戰場環境,佈設口袋陣。
如皖水、金口、笠澤等戰役,凡敵軍進入了霍峻佈設的戰場,即如飛蛾落入蜘蛛網,難以輕易掙脫,輕則兵敗而走,重則全軍覆沒。
如將霍峻與韓、白、衛三人相比,僅能說各有鮮明特點。韓信用兵飄逸,絕倫諸將,稱為兵仙,名副其實;白起見機而動,見微而知勢,是為兵家之雄;衛青大膽心細,正奇互合,獨創步車騎混合戰術,驅匈奴於大漠。
兵者統帥之所以會形成這樣的風格,與外部的作戰環境及自身性格有很大的關係。
如劉備出身幽州涿郡,善用騎兵,正面作戰能力強悍。除了曹操、呂布外,劉備幾乎誰都不慫。
早期,二劉下江東,霍峻從水路,劉備走陸路,兩軍大捷同進,兵抵吳郡。無劉備正面牽制,並且擊敗孫權大軍,霍峻必然無法取勝。
中期,劉備數次與曹操戰於濡須口、武漢,大部分以寡兵抗住曹操的主力部隊。幾戰下來,奠定了劉備自身在國中的權威,畢竟能力不足,何以開創南漢?
自南方承平,劉備舉兵北伐,其自身不足則有所暴露,在大規模戰役面前,劉備的正面作戰能力,因各種因素,難以凸顯。且劉備又非項羽這般無雙猛將,自然愈發力不從心。
直到是役,劉備舉精兵猛進關中,回到他熟悉的作戰方式,正面突進,連破諸關險要,震動魏庭,殺至長安城下。
而霍峻則是從起兵開始,因敵人兵多而馬強緣故,其大部分的作戰,幾乎是以寡擊眾,很少有優勢兵力作戰。
在以寡擊眾的戰爭需求下,霍峻除了要練出精兵,還要思考如何擊敗強敵。而擊敗強敵最好的方法,常是預設戰場,請君入甕,分而擊之。
如今曹休企圖佈設戰場,與霍峻野戰而分勝負,只能說曹休太年輕了,殊不知他一開始就進入霍峻為他設計好的圈套當中。
淮北平原遼闊,無山丘密林可以隱藏,但是淮北水野之鄉,因長期無人居住,蘆葦在泥澤中大量生長。
四千輕重騎兵分成小股騎隊,各自隱藏在周邊蘆葦蕩中。斥候至蘆葦蕩周邊,因蘆葦蕩密集,風吹而動,唯見白黃一片的蘆葦,根本看不見伏兵。
四千騎兵屬於是江淮的所有家當,十幾年來的養馬練騎,今日終可集結一戰。為了迅速擊敗曹休,霍峻集中突擊使用,為得就是讓曹軍來不及結陣。
當信鴿飛起,哨子聲呼嘯響徹天野時,則是代表騎兵出擊的訊號。
騎兵們各自從蘆葦蕩中殺出,在旌旗、號角、標記的作用下,四千騎兵則是從各處彙集,在各騎將的帶領下,向曹休所部殺去。
“嘚嘚~”
上萬只馬蹄踐踏地面發出的轟鳴,彷彿是眾浪彙集而成的浪潮,將要拍打到魏卒。賓士聲由遠及近,騎隊摧枯拉朽而來,衝向尚在披甲結陣的魏卒。
“賊軍殺來了!”
外圍的魏卒無力抵擋,瘋狂逃跑,驚恐吶喊。更有膽怯畏懼者,癱軟倒地,幾番掙扎不起。
數萬魏卒各有舉動,或畏懼而走,或緊隨將校,或欲奮力而戰。然漢騎來得太快太迅猛,魏卒們有些尚未披甲,有些聽從軍令準備集結,距離列陣奮戰還有諸多步驟。
聽著沉悶的雷聲,曹休翻身上馬,欲持槊與漢騎奮戰。
侍從見士卒不齊,拽著曹休的韁繩,說道:“將軍,我軍將士無備,不如當下撤軍!”
聞言,曹休勃然大怒,揮鞭鞭撻侍從,說道:“率軍從徵,豈能不戰而走。”
“備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