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喬請起!”
劉備起身扶起張松,笑道:“武漢氣候風土,不知子喬以為如何?”
張松不消劉備吩咐,自行入座,說道:“於我蜀人而言,武漢風土多不如成都適宜。然武漢多江湖,亦別有一番風味。”
說著,張松攤了攤袖子,笑道:“幸漢昌國無大事,瑣碎小事,連那小兒尚能理之。故松常在閒暇之時,瀏覽江湖之景。”
張松話看似正常,但後半段話卻在抱怨自己負責都是瑣碎小事,讓他才華難展之感。
漢昌國就三個郡,每個郡又有太守,尚書檯還有尚書令龐統,真沒多少大事讓副手張松忙活。
劉備神情不變,笑道:“事可大可小,今國中以休養生息為上,諸卿勞於案牘,軍士勤於操練,如實而已。”
頓了頓,劉備問道:“不知子喬與益州諸卿關係何如?”
張松偷瞄劉備神情,但見其喜怒不變於色,心中不由忐忑。
思慮半響,張松說道:“松與益州諸士關係尚可,因異鄉為官之故,我等多有來往而已。敢問大王,可有小人進松讒言?”
言語間,張松漸生怒氣,已經在懷疑有人向劉備進讒言,誹謗自己。
見張松如此,劉備頗是失望。
真如諸葛亮所言,張松已是飄了起來。不僅不滿工作內容,還毫不自知自己的問題。
如今看來唯有讓張松暫時離開中樞,讓他在地方上自我反省下,說不準能讓他醒悟過來。
“豈有此事?”
劉備為張松親自倒茶,笑道:“巴蜀初下,郡守長官多缺,孤欲安巴蜀,故問卿與蜀人關係。今廣漢太守有缺,不知子喬可願出任廣漢太守,代孤治理蜀地,也合衣錦還鄉之語。”
“廣漢太守?”
張松的臉色瞬間不好看起來。
別看尚書僕射六百石,廣漢太守兩千石。劉備委任張松出任地方太守,意味深長。不能說單純貶官,也不能是單純升官。
地方官不如京官,且那尚書僕射非普通之官,而是尚書檯二把手,屬於君主近臣。外放出去可以說是某種意義上的貶官。
但從六百石升到太守的兩千石,從輔佐他人到主政一方,不能說沒升官。
然對於張松而言,他有考慮過外任出去當官,那保底也是州刺史的級別,怎能讓自己出任太守?
畢竟連降人王商都能出任蜀郡太守,今讓他出任廣漢太守,豈不讓人笑話。
劉備見張松臉色不好,提點說道:“廣漢郡初下不久,官吏不齊,卿革新吏治,安撫百姓,不消多時,必有重用。”
“諾!”
張松神情恍惚,心中已生不滿。對劉備那番提點的話,當做場面話抱之腦後。
“臣告退!”
望著張鬆起身離去的背影,劉備揉了揉太陽穴。
劉備非曹操,他對手下有功之人多是恩厚。今把張松外任到廣漢太守,純粹是想磨磨他的銳氣,以待日後重用。
至於張松想出任州刺史,豈是那麼簡單?
徐庶、潘浚、步騭這三人論資歷、能力、背景,張松能勝過哪個人。
連法正、孟達都僅是太守職務,張松豈能超規格越居眾人之上?
張松神情恍惚走出亭落,心中則是愈發氣悶。
“若我投曹,劉玄德安能取蜀乎?”
張鬆氣憤道:“奪我家產,外任官職,豈有此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