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東將軍關羽,假節,封左將軍,進漢壽縣侯,領江陵都督。
鎮南將軍張飛,假節,封右將軍,進西鄉侯,領江州都督。
徵南將軍黃忠,封后將軍,封都亭侯。
張昭為太傅,劉先為太常,韓玄為光祿勳,王粲、馬良為侍中,龐羲為少府。
尚書令龐統,尚書僕射張松,尚書劉巴。
漢昌太守法正,江夏太守文聘,長沙太守廖立。
……
翊軍將軍趙雲,封徵東將軍,領中護軍。
江夏太守文聘,兼領徵南將軍;漢中都督陸遜,領徵西將軍;申耽仍為徵北將軍。
四鎮將軍,鎮西將軍張魯,鎮北將軍甘寧,鎮南、鎮東將軍空缺。
除以上之外,糜竺為安漢將軍,李嚴為興業將軍,吳懿為討逆將軍,伊籍為昭文將軍……
諸葛亮的話,仍是軍師將軍,主大司馬府事,除了錢財封賞外,別無另封。然別看諸葛亮無官職變動,但從實際來看,諸葛亮的實際權利又膨脹了。
至於為何?其中原因則與劉備幕府制度有關。
劉備身上的官職為大司馬,司隸校尉,領荊、揚、豫、益四州牧。也就是說這四州的軍政職務,需要上呈到大司馬府處理。諸葛亮主大司馬府事,則是具體負責四州政事。
漢昌國,治漢昌、江夏、長沙三郡。
漢昌國的尚書令龐統,能負責的政務也就這三郡的具體內容。且劉備如果吩咐讓諸葛亮負責,龐統手上一點權利都沒有。故而別看太常、少府、尚書令官爵名字高大上,實際權利遠不如大司馬府上的屬吏。
劉備晉位漢昌王,除了名義上與曹操競爭。實際上劉備利用漢昌開國,收了大批的實權。
韓玄、劉先、潘浚、文聘這些此前作為劉琦舊臣,劉備不是不能用,但是他們影響在哪,不利劉備治理荊州。
將韓玄、劉先調入漢昌國,用高官榮養;潘浚能力出眾,則是調到巴蜀出任梁州刺史;文聘可安江北,劉備則讓漢昌國直轄江夏。
豫章、長沙二郡空缺出來,荊楚中樞要員潘浚遠州巴地,劉琦舊部被打成散沙,此將大有利於劉備深入治理荊楚。
少頃,王粲將封賞名單,誦讀完畢。
壇下眾人各有神情,黃忠突得後將軍,欣喜不已,在那接受眾人的恭賀。
關羽則是眯起丹鳳眼,目光瞥向黃忠,神情露出憤懣之色。
前左右後四方將軍,雖從狹義上來說有站班順序之分,多以前將軍為先。然從武官職位來看,四方將軍則是處於平級。
他隨兄長從涿郡起兵,征戰近有三十載,立下無數功勳,方有今日之位。
那黃忠何德何能,能與自己平級?
功績不及霍峻,資歷不及他。所能稱到的戰功僅是近期初立,怎能與他同為四方將軍。
關羽忍著不滿,對霍峻抱怨說道:“大丈夫豈能與老兵同列!”
關羽的聲音不大,但卻能讓眾人聽見。這讓黃忠又羞又惱,卻也不敢說什麼。
當然不僅是關羽不滿,霍峻心裡也有不爽。他是靠實打實的功勞,一步一步走到這個位置。黃忠真就是在這幾年間,從雜號將軍升到四方將軍,很難讓人信服。
但霍峻非是關羽,不爽歸不爽,劉備需要黃忠出任後將軍就足夠了。
霍峻打著哈哈,示意眾人說道:“大王在上,我等當行禮謝恩!”
“對!”
眾人也反應過來,向祭壇上的劉備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