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參軍,那是天嶽山。山勢險峻,難以攀登。”老水手又答道。
“好的!”
霍峻又在甲板上溜達了半晌,被寒冷的江風,吹回了船艙內。
耍帥也是有代價的,冬天之下,甲冑冰冷,又是江風吹拂,寒氣直刺骨髓。
回到船艙內,霍峻直接取了件披風,把自己裹了起來。
霍篤恰當地遞上一盞溫茶,問道:“仲邈怎麼如此在意雲夢澤周圍地勢?”
霍峻暖了暖身子,說道:“今至江夏用兵作戰,豈能不識地勢。”
頓了頓,霍峻問道:“這近日高豐露麾下將士如何?”
霍篤沉吟少許,說道:“豐露帳下軍士,頗是恭順,並無違紀。”
“甚好!”
透過宣揚武力,以及施以恩禮,高翔及其部眾入軍以來頗是配合。
然而霍峻心底卻有齷齪的想法,希望有些高氏部曲因自己的善待,趁機驕縱起來,自己可以憑藉軍法,以及站在道德制高點去懲戒他們,從而恩威並施,樹立起自己的權威。
可惜……
不過對於高翔所部的配合,也不是不能接受,畢竟雙方皆是南郡人,來到江夏之後,還是能夠遵循自己的軍令。然後再透過自己的手段,慢慢折服他們應該不成問題。
霍篤見又拿起艨艟結構圖的霍峻,問道:“仲邈研究船隻作甚?”
“看有無改進之處?”霍峻隨口答道。
霍峻的前世生活在海邊,在那港灣遍佈的福建,少年為了趕路常常坐柴油船從那頭趕到海另外一頭。對於乘船、游泳之事,還是習以為常。又因家人從事建船的工作,感興趣之下他對古代船隻略有了解。
秦漢時期,船隻還沒達到日後的完全體,處於內河木板船的發展階段。即便是那種令古人瞠目結舌的樓船,也僅是木板船的放大版,龍骨還沒有被髮明,也沒水密艙,V底的破浪船型還沒出現,所以當下的船都是吃水淺的平底型船。
平底船一旦遭遇大風大浪便會容易因重心問題發生側翻,這也是為什麼曹丕、孫權建造的樓船有翻過。
據霍峻這麼多年的瞭解,漢代水戰基本都是遠距離弓箭交戰,或是貼近船體展開接舷戰。
至於為什麼沒有像西歐地中海一樣產生撞角作戰,其原因很簡單,因為一個是地中海,一個是長江,受客觀條件的影響。
能支援撞角作戰的主要需求,來自外界的風力、水流給船體帶來多少的衝擊力。內河不比地中海,外部提供給船的動力,大部分情況下是不可能那麼充足。
當然也不是沒有撞角作戰,只是存在於少數的水道,且還是上游對下游上。上游可以利用水道狹窄,水流速度快的特點,對下游的船隻展開撞擊作戰。
已經具有單方面優勢的上游船隻面對無還手之力的下游船隻,自然是不需要地中海的那種特殊撞角。下游船隻無法撞擊上游船隻,自然對此也缺乏需求。
不同的水域情況創造出了不一樣的工具,地中海是發明出了撞角這一物品。在中國的春秋時期,楚國則是專為接舷戰發明出來的鉤拒。
鉤拒,退者鉤之,進者拒之。
西歐、東亞擁有不一樣的客觀環境,從而也誕生出了不一樣的武器裝備。
(二合一,晚上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