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離別笑聲在今晚的燕京國際機場顯得格外綿長。
直到秦鍵坐上飛機,耳邊還似迴響著剛才的笑聲。
“愚人節。”
也算是個節日吧,秦鍵嘆了嘆,將手機關閉。
一覺之後,新的旅程即將開啟。
“晚安燕京。”
——
——
——
維也納時間,4月1日,下午16:46分。
地點,維也納音樂學院,音樂廳後臺。
“弗蘭克,你把我的樂譜放在哪了?”
“琴腿!琴腿!注意琴腿!”
“艾琳,你的面具被我弄壞了,我現在得給你重新畫一個。”
“大家動作再快點,還有半個小時團長就要來了。”
一群年輕的身影正在忙碌著。
經常出沒在附近的當地人或本學院學生都會一眼認出這群忙碌中的年輕人。
他們就是最近這段日子在奧地利網際網路上忽然火起來的“一個小團體。”
他們以鋼琴重奏作為表演形式,透過網際網路向外界傳遞他們的“古典音樂。”
如果你最近在奧地利的網際網路上看到了一群裝扮搞怪的人圍繞在一臺或幾臺鋼琴前“合力”演奏出了一些令你耳目一新的鋼琴改編作品。
這些作品裡可能有你熟悉的任天堂出品的遊戲主題曲,或是可最近國際上大熱的電影插曲,也有可能是擷取貝多分某部作品中的旋律動機而再度創作出的具有大眾性的新潮音樂。
不用懷疑,就是他們。
以學院派的專業態度,走搞怪的個人形象路線,用娛樂大眾的方式宣揚古典鋼琴的——“伽馬鋼琴重奏團。”
他們此時此刻正在為今晚的音樂會準備著。
這是他們走紅網際網路之後的第一場線下音樂會,他們必須得整出點“動靜。”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重奏團的所有成員均由維也納音樂學院的在校生組成。
從本科一年級到博士生都有,成員們的國籍也是五花八門。
更重要的是,他們來自同一個專業老師。
也就是他們的團長——
——
“古斯特.科赫。”
音樂廳大門外,秦鍵呆呆的看著貼在佈告欄上的廣告。
如果不是此時親眼所見海報上的科赫正穿著瑪麗兄弟的紅藍工裝揹帶褲咧著大嘴,他一定還沉溺在對方是一個嚴肅的老學究的形象當中。
畢竟在他看來,一個正統的德奧鋼琴學派的第三代傳人,一個掌握著不對稱演奏鋼琴古技法的老人,至少,至少。
至少怎麼說呢?
“嗯,之前是我唐突了。”
不過不管到底是誰被冒犯到,秦鍵慶幸他趕上了今晚這場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