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會結束,俄宣部部長和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院長一同上臺與秦鍵留影留念。
秦鍵回到後臺時,簇擁到後臺渴望與秦鍵合影並索要簽名的觀眾已經把整個後臺連廊擁擠的水洩不通。
據音樂廳管理人員說:“這裡已經很久沒有見到這樣的場景了。”
——
音樂會結束的第二天上午,秦鍵接受了俄國家電視臺、俄新社當地眾多俄國媒體的採訪。
在接受俄國家電視臺的採訪時,他追憶說:“在鋼琴的發展歷史中,俄國鋼琴是必須要濃墨重彩的一筆。
“俄派鋼琴對鋼琴這門樂器發展所作出的貢獻是世界有目共睹的。”
“這裡盛產了大量的具有國際格局的鋼琴大師,正是這幫偉大的音樂家在一時期推動起了全球鋼琴的發展。”
結束了這一帶有外交性質的訪問活動之後,接下來兩日秦鍵也按照計劃開展了他在柴院、莫大音樂系和聖彼得堡音樂學院的公開大師課。
三堂大師課,臺下坐無缺席。
尤其是在聖彼得堡音樂學院那一場,更是連布寧老爺子也親自到場為秦鍵助陣。
在與俄國的鋼琴學生展開交流研究的過程中,秦鍵心中作出了客觀評價——
17歲以下的俄國鋼琴學生,不論技術還是音樂性,完全被國內的同齡學生吊打。
包括那位被聖彼得堡音樂學院格外推崇——在剛剛結束的俄國青少年鋼琴大賽中獲得頭名——被伊萬諾夫戲稱為“俄方備戰第18屆肖賽所準備的秘密武器”的16歲天才少年亞歷山大。
這名叫做亞歷山大的少年在大師課上為秦鍵演奏了肖邦第一敘事曲。
依舊是客觀評價——秦鍵聽後很想大聲告訴伊萬諾夫——那就18屆肖邦大賽見吧。
這個叫做亞歷山大的少年聯想到了林嘉怡,幾乎同樣的年齡,同樣被各國媒體譽為新一代的天才。
但是他能很明銳的察覺出,林嘉怡比對方更有一股靈氣。
不偏不袒,亞歷山大的演奏依舊給他一種“伊萬諾夫”的感覺,而林嘉怡的演奏讓他想到了“瑞琪兒。”
不過秦鍵在現場還是給予了亞歷山大極大的肯定。
而17歲以上的學生,俄國的學生似乎還是在音樂表達上佔有不小的優勢。
這一點秦鍵深知原因,卻也無可奈何,好在他現在已經有能力可以去為此做些什麼了。
結束了在聖彼得堡音樂學院的大師課當晚,秦鍵接受布寧邀請參加了校方為他準備的晚宴。
宴席間,他與布寧談論了俄國鋼琴教育問題,並像對方詢問了不少問題,布寧一一為他解答。
只是最後在談及到俄派鋼琴未來的發展問題時,布寧毫不避諱的當著在場所有人告訴他:“俄派鋼琴的發展已經到了瓶頸期。”
——
一夜過後,時間已經來到了3月18日,距離期間回國的日期只剩下最後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