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帕格尼尼,同樣的樂團。
似乎一切都與兩年前一樣。
此刻臺下的20名評委中,有一半都是以上都是上一屆的評委。
他們第二次聽秦鍵帕格尼尼的現場,相較而言,經歷了兩年的磨練成長,如今的秦鍵在舞臺上向他們展示出的不僅僅是一個擁有屬於自己的表演風格的鋼琴演奏者,他指下的音樂更加洗煉。
沒有人料到這位他們親手選出來的少年冠軍,竟然經過上一屆華韻賽之後一飛沖天,兩年時間直接步入國際一流鋼琴演奏家的行列。
令人感慨之餘,華韻賽舉辦至今,已經到了第七屆,他們期望有更多的秦鍵從華韻賽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舞臺。
大廳上空,一個又一個變奏在拉赫馬尼諾夫的冥冥牽引之中出現,然後消失,留下令人回味無窮的曼妙餘音。
完美的技術,充滿感染力的音色,張力十足的動機把握,秦鍵在丟棄專注引導和憤怒之日後,演繹出了屬於他的帕格尼尼主題隨想曲。
第十八變奏開始,鋼琴的音色變的更加富有歌唱性。
一瞬秦鍵的呼吸彷彿融入了整個樂團,夏冬知道鋼琴前“又”開始了。
夏冬放緩了肢體動作,微笑著用目光示意樂團眾人——‘跟著他走吧。’
有了樂團的支撐,秦鍵更加的沉浸在音樂的塑造中。
輕柔的絃樂組每每欲要將鋼琴的聲音包裹之時,鋼琴便會在一個細微的氣口掙脫而出,形成一次音樂的推動。
沒有撕心裂肺的離別,只有點到為止的淡淡遺憾。
屬於第十八變奏的故事,最後在一種靜謐的愁緒中輕輕散去。
阿格里奇覺得這很美妙。
沈清辭可能更喜歡秦鍵曾經在這一變奏中大開大合的演奏氣勢。
他並不是覺得秦鍵這樣的處理不恰當,他只是單純的個人不喜歡扭扭捏捏的女兒情長。
不過這也側面說明了一個問題,秦鍵對於音樂形象的塑造已經悄然的到達了另一個高度。
在好的音樂也有結束的那一刻,不然怎麼能稱的上好音樂。
年輕的選手們還在回味著秦鍵的第十八變奏,就在他們回味的過程中,最後一個變奏在不經意間嘎然而止。
“譁————”
秦鍵深呼吸一口,迎著掌聲站了起來。
就在這一刻。
“叮——”
三秒後,他的表情凝固了。
“契約者已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