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口袋裡頁不富裕,需要在大賽賽場上獲得好的名次和成績來向周圍證明自己所具備的藝術價值。
至於藝術價值如何轉化為商業價值恐怕他們連算數都算不清楚。
為了走到今天這一步,他們前半生大多數是時間都坐在了鋼琴前。
鋼琴的88鍵組合或許暗含了一些精妙的數字關係,但肖邦和巴赫從來沒有在樂譜裡教人如何掙錢。
當然。
也有不少選手帶著更加純粹的藝術目的。
他們面對鏡頭所說的讚語也不併非冠冕堂皇。
不論如何比賽都要繼續。
...
10月14日的第三輪比賽日上,按照之前抽籤的比賽順序,小蘿莉率先打響了第三輪比賽的第一炮。
整個55分鐘的演奏時間裡,她的音樂中依舊沒有體現出桑巴音樂的熱情。
她的瑪祖卡舞曲銀音色乾淨,奏鳴曲結構規整。
接她之後的方宗堯出場便給臺下帶來了一陣不小的驚喜。
縱觀方宗堯從初賽到正賽前兩輪,每一輪他的演奏都有著亮點可尋,不同尋常的曲目選擇路線讓他展現出了不同的演奏特點。
第三輪他選擇了第三號奏鳴曲作為他的壓軸曲目,在這首作品上他一改以往的細膩,變的粗曠了起來。
一二樂章中,他用了更多的觸鍵力量對待中音區,給人以豐滿的感覺。
到了第四樂章他忽然忽然再次改變音響建構,變成以低音支援,凸顯高音聲部的彈法。
這種對比強烈的變化就像他從第二輪到第三輪的風格變化一樣明顯。
他靈活駕馭變化的表現讓人不難看出他為這次比賽所做的充分準備。
或許他本輪表現中唯一的不足之處就是他的瑪祖卡演奏的過於書面,缺少了一些主觀在其中。
但這不影響他贏得滿堂喝彩。
比賽本就是這樣,每個人的戰術戰略都或有側重。
第三輪的比賽要求中,選手需要演奏近一個小時。
一個小時的高難度、高度集中演奏對於選手的體力是一種嚴格的考驗。
並步誇張,由於體力不支而拜倒在第三輪的優秀選手在肖邦大賽的歷史上並不少見。
所以在這一個小時裡,選手們的體力分配就顯得格外重要。
他們要確保留足精力去演奏他們的最精彩部分。
方宗堯把他最精彩的部分留在了最後。
而他後面出場的29號俄國女選手則相反,她把精彩的部分在比賽一開始就呈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