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嚴重匱乏的專業師資和過於形式化的普及過程也致使這一事業的發展受到了不小的阻礙。
關於這一塊內容,何靜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現階段缺大量的專業老師。“
何靜的話秦剛又何嘗不明白,秦剛是屬於那個年代的鋼琴老師,在他的那個年代,連會彈腳踏琴的音樂老師都是稀缺的。
時代在發展,如今腳踏琴早已經成為了古董,但是一些同樣早該被淘汰的‘老古董們’卻吃著社會高速發展的紅利越發壯大了起來。
他們還在用二十年前的教學思路和錯誤的演奏方式指導著二十年後的新一代。
就這個問題,父女二人這兩日來探討了不少。
除此之外,在方雪華下班之餘,娘倆兒也會轉轉街,四處逛逛,很快一週時間就過去了。
...
一週後的週二,七月最後一天。
今天是何靜與博爾約定來學校的日子,為此呂德勝三天前就安排好了一切,博爾為何靜準備了一個大師班,只等對方到來了。
七月的尾巴,也趕在了一年最熱的時候,
何靜一早開著車趕往了南市,車開進博爾校園的時候已經是上午10點,呂德勝正頂著大太陽等待著何靜。
要說也是老相識了,不過呂德勝一直覺得從前一些事兒自己做的不太地道,所以面對何靜的時候他總是有點心虛。
不過何靜並未在意這些,作為老同事,她下車之後還是很客氣的問候了一聲:“呂主任。”
呂德勝了解何靜的性子,不喜歡走過場,不過現在兩個人的身份不再是以往,此時該說的場面話他還是要說的。
一番吹捧和感謝的話自然少不了,
何靜也是耐著性子聽完了。
“不客氣,呂主任,能再次回到學校和各位老師同學交流我也很榮幸。”
最後拒絕了呂德勝的陪同,何靜獨自前往了一會要開講座的階梯教室。
儘管學校去年已經翻新過,但再怎麼變,這地方兒她都熟悉。
不少來往的同學都好奇的打量著何靜,大家幾乎一眼就認出了這個女人就是這兩人滿校園海報上的封面人物,
真人比照片溫和,也比照片更好看。
有人在想如果自己早兩年來到博爾就有可能跟在這樣的老師門下學習鋼琴,也可以和那個叫做秦鍵的師哥成為同學。
這兩年,學校裡關於秦鍵和何靜的傳聞故事實在太多了,而且這其中還有關於第三個人的故事,只是這第三人還在學校,沒人敢當面說。
...
10:30分。
經過李校長的一番預熱發言後,何靜的大師班講座正式開始。
“各位上午好,很榮幸今天能回到這裡...”
講臺上,何靜微笑著環視著整個階梯教室,一邊打量著一張張稚嫩的新面孔,其中還參雜著一些新老教師,忽然一張熟悉的面孔出現在她的視線裡。
當然,這樣一張面孔放在任何一個人群裡都是極為搶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