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開它:甜不甜?
段冉點著頭:甜,你這是在哪兒?
秦鍵拿著手機對著四周轉了一圈。
房卡它:我還在圖書館
段冉比起一個大拇指:“不錯不錯。”
放開它:謝謝誇獎我就一直在看書也沒幹別的
段冉停止了咀嚼的動作,額上如同爬滿了一串小問號:我是說華院的圖書館環境不錯哎~
秦鍵眉頭一皺。
放開它:?
段冉哈哈一笑:當然啦,你也很乖,嘿嘿
放開它:呵呵!
&nu又是一口,接著蹬蹬蹬的跑開了:等我一下!
放開它:你慢點
段冉再回來時,手上的蘋果不見,嘴角的溼漬也被擦去:你幫我聽聽這幾天練的組曲吧。
秦鍵一聽,想起了幾日前對方已經開始的巴赫練習,打起精神坐直了身體。
放開它:彈!
一陣撕拉的雜音過後,影片裡拍攝角度對準了鋼琴鍵盤,接著一雙潔白的手搭到了琴鍵上。
片刻的安靜過後。
鍵盤上的十指跳動了起來,叮叮噹噹的琴聲從耳機響起。
“第三號英國組曲。”
看著音畫不同步的螢幕,秦鍵索性將手機放到了桌子上。
“g小調。”
這首作品說起來秦鍵還是比較熟悉的,他曾練過。
這是一部由前奏曲、阿拉徳曼、庫朗特、薩拉班德、加沃特、吉格六種舞曲,以g小三和絃為構建樂思而成的一首大型組曲。
在巴赫六首英國組曲裡,第三號是他比較偏愛的。
相較他所熟悉的作品處理,段冉的處理更像是將碎片化的音符形象連線到一起使音樂呈現出了一種高低不平的感覺。
不過這種高低不平中又見音樂的協調平衡,在力度變化上也表現出的是一種階梯式力度上升或下降。
音樂以段冉的方式行進著,在發展到阿勒德曼舞曲時,音樂中突然一改高低不平,雙聲部樂段直接以一種對話的形式進行展開。
秦鍵非常清晰的能聽到段冉的左手的上行琶音中改變了觸鍵的角度,直線而上的琶音直白短促,右手的對題以一種牧歌似的柔美與之對位,形成了一種精巧的呼喚。
“處理的好。”秦鍵心中在此點贊。
整首作品聽下來,秦鍵的記憶點都留在了阿勒德曼舞曲,這倒不是說段冉後面的幾個舞曲彈的不好。
只是秦鍵目前對於巴洛克時期的鍵盤音樂並沒有太多的發言權,隨著越發深入的接觸鋼琴音樂和鋼琴史,他也變得越發謹慎了起來,尤其是對待各個時期不同風格不同作曲家的作品。
不懂就多聽少說,慎言為重。
一曲演奏結束,段冉的笑臉重新回到螢幕中,一臉期待的問道:怎麼樣,能不能聽?
秦鍵比起一個大拇指。
放開它:阿勒德曼舞曲很好聽,我喜歡
段冉看似靦腆一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