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望去,整個音樂廳已經座無虛席。
隨著魯傑羅的再一次登場,很快音樂聽就安靜了下來。
這次他的發言沒有翻譯了,估計也不是什麼重要的話。
見大家鼓掌的時候秦鍵也跟著鼓掌。
“鼓掌就完事了。”
秦鍵在教夏樹。
最後一次掌聲喚出了今晚的主角——帕爾曼。
帕爾曼從後臺走出的那一刻,整個舞臺的感覺都不一樣了。
魯傑羅和他做了一個熱情的擁抱後離開了舞臺。
此時舞臺上只剩下了帕爾曼和他的小徒弟。
一身簡制黑色禮服的帕爾曼坐到了鋼琴前,他的小徒弟坐到了他的左側,將一份老舊的樂譜擺到了琴架上。
這讓秦鍵有些費解,按道理像帕爾曼這種級別的鋼琴家還需要看譜演奏嗎?
接下來舞臺上的一幕給了他答案。
只見帕爾曼的小徒弟將樂譜翻開,然後再次安靜坐到一邊。
帕爾曼沒有看,他的目光望著自己的左手,接著毫無徵兆的按響了第一個音。
“拉赫馬尼諾夫音畫練習曲2,a小調。”
一個清晰的音,卻帶出了一段霧濛濛的旋律,秦鍵已經進入了音樂。
在啟程之前,秦鍵已經做好了所有關於這趟行程功課,至少在他看來是這樣,這其中包括拉赫的各個時期作品。
也包含了這首2。
1916年的夏,拉赫回到家鄉伊凡諾夫卡,得知了他的父親在兩天前因心臟病突發離去。
在噩耗給他帶來的沉重打擊同時,也第一次讓他對死亡產生了某種焦慮,也就是這個時候,他構思出了這部作品——
標題為‘大海與海鷗’的練習曲。
...
旋律平緩而寧靜,帕爾曼彷彿將樂思隱藏在旋律線間,如果你沒有留意去聆聽,就一定會錯過什麼。
這有點德彪西印象主義音樂的感覺。
在低音旋律與右手旋律錯開半拍進行中,一個交叉的三連音加入,如海平面泛起了的圈圈點點,高音旋律像是那隻孤寂的海鷗。
音樂緩步得進行,帕爾曼從不看譜子,但是每到音樂進行到需要翻譜的時候,他的小徒弟總會為他將譜子翻到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