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屆公認的,能夠在歌劇舞臺上始終保證演出票房和觀眾熱情的核心人物是隻有歷史上的五巨頭。
莫扎特首當其衝,瓦格納和威爾第劇中,普契尼與施特勞斯殿後。
就像日出東方西方落,這是個定律。
雖從未有過明文規定,但這是橫跨各個時代的專家和歌劇迷們心照不宣的首肯。
之所以形成這‘五巨頭’鶴立雞群的局面,自然是因為他們歌劇創作不論數量還是質量都明顯高於其他歌劇作家。
而在這其中,莫扎特又顯得尤為突出了,近乎於十項全能的他,幾乎在古典音樂的各個領域都能將天才式的創作思維發揮到極致,不論音樂還是劇本。
關於這一點,不應該存在爭議。
而在莫扎特的歌劇中,《費加羅的婚禮》又是爭議最少的傑作。
“至少從作品的選擇上,這個指揮是聰明的。”大衛斯里蘭卡在打分表上簡單的記了一筆。
究其原因,費加羅顯然具備了一個一部歌劇所擁有的主要元素,良好的指令碼基礎,出色的戲劇結構,以及最重要的——
“音樂質量。”
作為一個舞臺指揮,你可以沒有排過費加羅的歌劇,但你必然會排過費加羅的交響樂。
“如果兩後者都未曾問津過,那你不算是一個合格的指揮,不論你站在怎樣的位置。”
那不勒斯交響樂團首席指揮肯帕爾對於此時舞臺上的音樂片段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持著不同身份的評委看待舞臺的角度自然有所差異,大衛看選題角度,肯帕爾看中音樂質量。
但是不論從什麼角度來看待,川音都呈現出了一幕優質的歌劇舞臺。
跨度二十分鐘的劇長在現在來看已經不算什麼,但是在莫扎特的那個時代,當向告訴皇帝這一幕需要二十分鐘的時候,在場的所有宮廷樂師和大臣們都驚掉了假髮。
在他們看來,且不討論劇中的階級和‘初夜權’問題,單單一個‘男僕「費加羅」和一個女僕正在熱戀,耍了一點小聰明便將貴族老爺圖謀不軌企圖佔有女僕初夜的計劃挫敗的故事’,根本不需要那麼久的時長。
“這完全是在侮辱觀眾。”——薩列裡的僕從。
所以要在二十分鐘內將這一段劇情完美演繹的確很考驗一個團隊。
看似簡單的一幕,實則不然。
不過指揮巧妙了利用了音樂加重渲染了舞臺氣氛,兩個主要演員男僕和女僕惟妙惟肖的表演和歌詠還是成功的打動了在場的所有觀眾。
當扮演貴族老爺的男人跪地面對觀眾不甘的高詠:“今晚你們都來參加費加羅的婚禮吧!!”
音樂熄止。
掌聲下,參演人員鞠躬謝幕。
“不錯。”
秦鍵鼓掌道:“你覺得呢?”
一旁的寧仟夏搖了搖頭,“還好吧,表演到位,唱的一般,尤其是費加羅,唱的還不如扮演伯爵的那位唱的好。”
秦鍵嘴一撇,“這個你說了算,我不懂。”
隨著第一個參賽隊伍退場,第抽到二號表演的沈音師生團隊接管了舞臺。
莫大爺退場,瓦格納等臺。
即便如秦鍵這樣的外行也不得不為舞臺上捏把汗,在此之前沈音團隊從來沒有參加過任何排練,這導致沒有人知道他們準備的什麼劇目。
連寧仟夏都有些激動,全劇長達幾小時的《指環》不可謂不是一部史詩級的鉅著,就像的它的全稱《尼伯龍根的指環——眾神黃昏》。
參賽團對選擇了全劇最經典的片段。
第二幕——女武神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