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
米國,羅徹斯特國際機場
“拜,靜靜姐姐,下學期見咯。”
“走啦姐,過年回國有機會來沙市找我玩哦,我媽媽可想見你了。”一個可愛的小女孩。
機場外,何靜送別了幾個校友。
“路上注意安全。”
他們都是來自華國的留學生。
何靜剛來到伊斯曼音樂學院的時候,學校裡就已經有了一個屬於華國留學生的小鋼琴圈。
起初她並不願意接觸這個圈子,不過在一次研究課題中,沒有辦法,她需要幾個搭檔。
正巧一個沙市女孩也在做這個課題研究,於是兩個人就搭上話了。
之後,在對方的介紹下,何靜就慢慢的融入了這個小圈子。
大家都是鋼琴表演的,只有她一個人是鋼琴教育專業的。
這讓眾人頗為不解,尤其是眾人在一場鋼琴教育學的報告音樂會上看到了何靜的表演之後。
那場一個系的報告音樂會幾乎變成了她一個人的獨奏音樂會。
普羅科菲耶夫第二鋼琴協奏曲,肖邦第一鋼琴協奏曲,拉赫馬尼諾夫的組曲,一首首經典的大作品從她指下流淌出的時候總會讓人有一種澎湃的激動感。
沒有任何一個人想到平時沉默寡言的何靜原來深藏如此出眾的實力。
在任何地方,有實力卻沒有野心的人總是更讓人信服。
再加上她的年齡,之後大家都很親切的稱她一聲靜靜姐。
有的熱情小孩直接叫她姐,這讓她時常想起秦鍵。
尤其是當大家每每討論起今年莫扎特音樂大賽上的那個一舉斬獲冠軍大獎的妖孽時,何靜的思念就會加深一分。
“靜靜姐,你也是南市人,你認不認識那個秦鍵哇?”
對於這樣的問題,何靜總是一笑而過,從不說什麼。
任由眾人將秦鍵妖魔化,她也默不作聲。
只是有一次,有人說宣稱他認識秦鍵,並且告訴大家秦鍵在舞臺下從不練琴。
原本只是一種變相誇張的讚譽表達,卻被何靜打斷了。
“收回你的話,他比你們任何一個人都要刻苦。”
見識了何靜生氣的樣子,從此便沒有人再敢在她的面前提起秦鍵了。
不論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