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一的一天時間的是能在故事中創造出獨特效果的另一種時間片段。
不過既然是故事,我們就當個故事看好了。
電影有片尾,有結局
舞臺亦如此,它講究個落幕。
大概就是當寧仟夏那一滴眼淚順著下巴“啪”的一聲落在舞臺地板上的那一刻,就是這一幕戲劇的落幕。
卡門的眼淚,一步之遙的距離,觸不可及的玫瑰。
且不論這一滴眼淚是為了增強舞臺效果也好,還是她在伸出手的那一瞬真的入戲了也罷。
臺下的觀眾到頭來還是看了個熱鬧
這一幕,他們覺得是個好熱鬧。
是個大熱鬧。
所以觀眾也要參與進來,因為他們也是舞臺的一部分。
...
畫面定格。
舞臺漸漸的暗了下去。
直至一片漆黑。
觀眾席後排的觀眾一個接著一個站了起來,他們毫不吝嗇的送上了自己的掌聲。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送上了掌聲,李三立在掌聲中拄著柺杖離開了。
沈清辭抬起的手倒是有節奏的拍到了一起。
和大多數的老師們一樣,自己的學生們獻上了一幕如此精彩的舞臺表演,他們高興,也自豪。
不過也有人遲遲的沒有抬起手,就像幾分鐘錢的那一刻,她們幻想著奇蹟的光束再次從天降臨,打在他或她的身上。
他們沒有看到故事的開頭,但他們期待故事的結局。
而就在這時,舞臺再次動了,臺下掌聲瞬止。
似是在怕突然出現的強光刺傷了長時間處於黑暗中演奏的後排演員的眼睛,燈光緩緩地的亮了起來。
舞臺上,那個指揮已經從鋼琴前站了起來,他身後的吉普賽女郎也穿好了左腳的鞋子。
地上的碎步片還在,她的腰間纏著軍大衣外套,遮住了春光一片。
跟著指揮的步伐來到了前臺中央。
指揮左手一臺,所有的樂團成員齊聲起立,面向了觀眾。
隨著指揮和吉普賽女郎的鞠躬,一起彎下了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