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決戰序幕,在莫扎特的歌詠下拉開。
比賽進行著。
...
如果說莫扎特書寫著神的指諭,那海頓的創造利一定與‘生命形式’有著密切的聯絡。
...
後臺。
秦鍵覺得自己睡了一覺,但是耳邊卻始終環繞著音樂的聲音。
當他再一次聽到海頓的作品被奏響時,他睜開了眼睛。
“這個海頓的演奏力度聽起來有些別緻。”
這讓他有些新奇。
當海頓第一次出場的時候,他覺得這大概是選手個人的喜好,就像他喜歡貝多芬一樣。
當海頓第二次出場的時候,他就覺得這有些神奇了。
在他看來,在這樣一個比賽上,莫扎特作品是主角,所以自選作品應該根據莫扎特作品的特點給予一些補充。
這種補充可以是時期風格上的,也可以是速度技法上的,甚至是調性上的,這樣可以讓整個表演在舞臺上的呈現更豐滿。
可是當海頓第三次喜愛響起的時候,秦鍵就不得不睜開眼睛了。
“這個海頓不一樣。”
對於海頓的鋼琴作品印象,他一直覺得海頓不夠聰明華麗,也沒有炫技片段。
但是此時耳邊的海頓並不呆板,反而在一種他聽不出的觸鍵法下生出了一種古樸的肅穆感。
隨著音樂,秦鍵好奇的走出了休息室,來到了後臺大廳的一角。
安靜的坐到了大銀幕前。
銀幕上,一名白膚白皙的棕發青年正在演奏著。
““弗雷特。”
加拿大青年演奏家,和辛辛那提交響樂團錄製過一套巴赫的前奏曲。
這個演奏者秦鍵以前就有所耳聞,並且在觀看過對方在美洲決賽賽場演奏的巴赫影片後,印象更為深刻。
秦鍵聆聽著。
向來質樸的海頓在這一刻,就像深山中的澗流,歷經艱難險阻,終於壯大成了豐沛澎湃的長河,生生不息。
“牛逼。”
華韻賽之後,秦鍵已經很久沒有在賽場上如此稱讚過一個對手了了。
....
一曲結束,臺下嘩啦啦一片掌聲響起。
秦鍵正準備鼓掌時,身後便響起了一道掌聲。
他扭過頭,身後不遠處一名身形修長的金髮身影正安靜的鼓著掌。
“埃德加.亞當斯。”他目光微微一怔,關於亞當斯的種種事蹟他也知道一些,只是此時對方看起來並沒有那般浪蕩。
似是感到了被人注視,亞當斯的目光下意識落到了銀幕下方的身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