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當斯,你對今晚的決賽你有什麼看法?”
“亞當斯,對於拉莫爾最晚在推特發表的挑釁言論你作何回覆?”
“亞當斯,聽說你臨時更改了決賽曲目,是這樣嗎?”
“亞當斯...”
...
金色大廳門前,作為歐洲最負盛名的年輕一輩的鋼琴演奏家,埃德加.亞當斯每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之中都能帶起一片話題。
提起他的名字,
夜場的宿醉。
與眾多女星嫩模之間的緋聞。
甚至有傳聞他私下是個癮君子。
關於他的話題,五花八門。
比起一個‘後現代莫扎特’的稱號,他的行事風格更像是一個上流社會的公子哥,鋼琴只是他身上的一件華美掛件一般。
可如果翻開他的個人履歷。
會讓所有人感到震驚。
四歲學習鋼琴,八歲拜入德國鋼琴教父克萊斯勒門下學習。
十二歲成為了漢諾威音樂學院建校以來最小的學生,同年在布達佩拉舉行的李斯特幹鋼琴大賽豪取冠軍。
在歐洲範圍內一舉成名。
兩年後,在第十二屆柴可夫斯基音樂大賽鋼琴項的比賽上獲得了第二名。
第三年,在十七屆肖邦鋼級鋼琴大賽上,以十五歲的參賽年齡獲得了銀獎。
接連,橫掃國際各大類賽事。
在亞當斯十八歲之後,他便不在參加各種比賽,進軍了娛樂圈。
自然也是一路順風順水,短短的兩年不到的時間,便成為了各大音樂盛會的主角,廣告媒體的寵兒,格萊美的常客。
像是開掛般的人生也成為了很多年輕人的偶像。
不過。
他光鮮混亂的私人生活下,並沒有多少人知道他直到今天,每天依然會保持6個小時以上的練琴時間。
就在兩過多月前,國際音樂家協會頒佈了要舉行全球範圍內的莫扎特音樂大賽。
亞當斯第一時間在推特上轉發並表示自己將要參加。
當時一眾粉絲都以為他將以評委的身份出席。
可一個月後,當他在一場個人音樂結束時宣稱將以選手身份參加這次比賽時,一時間在圈內掀起了驚濤駭浪。
“亞當斯,你認為本次決賽誰將是你最大的對手?”
就在這時,被一眾安保人員圍在中間的亞當斯停下了腳步。
他的腦海中劃過一道人影。
轉向一旁提問的男記者,他碧藍的雙瞳充滿了笑意,“我只想說,他是一個有趣的人。”
說罷,很快消失在了人堆中,留下了一串問號。
“能詳細的說說這個人嗎?”
“是拉莫爾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