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莫扎特的鋼琴協奏曲不易,走進第二十四號鋼琴協奏曲更為不易。
k491協奏曲無數次的被搬上世界各地的音樂大廳,有的版本被cd流傳了下來,而更多的都淹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這裡不僅僅有秦鍵所聆聽過的卡扎德蘇和哈斯姬爾兩名演奏家留下的最被後人津津樂道的傳統版本。
還有更多的演奏家和指揮家致力於去開創莫扎特的新天地。
1953年,法國鍵盤大師吉澤金臨終前,與正值壯年的指揮之王卡拉揚通力合作的k491,版本一經問世便在當時的古典音樂圈掀起了一陣驚濤駭浪。
在那之前,沒有人會幻想到k491的第一樂章可以建立在如此莊嚴渾厚的結構之上,聽者宛若站在帕臺農神廟之上,聆聽著命運的洪流浩渺。
這其中包含了兩位偉大的音樂家對於莫扎特的思考。
音樂是不可描述的,但卻是可以來類比的。
就如同此時秦鍵十指下的第一樂章,儘管沒有那般博大之勢不可擋的氣概。
但也不失鐵骨錚錚。
蒼遒之間,琴聲盡顯清俊飄逸。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音樂要從迷茫中透出昂揚的這一刻。
鋼琴的聲音卻如同第一次出現那般,不知不覺的在一段琶音進行中漸弱了下去。
直到留下了一聲微弱又透亮的鳴聲。
伴隨著盤旋飛向無盡的鳴聲,大廳安靜了下來。
“呼。”
秦鍵小心翼翼的抬起了手,輕輕的鬆了口氣,看向了夏冬。
二人的對視大約只維持了不到一秒,秦鍵點了點頭,吸氣間雙手又擺回到鍵盤上。
下一秒。
夏冬的指揮棒再一次揮動了起來。
第二樂章,小廣版,降e大調。
不同於第一樂章的演奏狀態,秦鍵此時放鬆了許多,整個上半身看起來像是伏於鍵盤之上。
雙臂擺動的幅度也弱了下來。
流動的十指下,恬靜的主題純淨中帶著孤寂,像是浮士德中的瑪格麗特。
天真無邪,高潔矜持。
....
在經過了深沉的第一樂章之後,第二樂章的委婉明朗像一劑舒適的調劑,簡單的迴旋曲式充滿了莫扎特慢板樂章特有的內在熱情。
洋溢在整個大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