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心目中德彪西和貝多芬巴赫一樣重要,他對運用和聲的貢獻非常巨大,甚至他的理念讓所有的音樂家都重新意識到了和聲的重要以及運用和聲的所有可能。”
隨著韓國女翻譯將這段話翻譯轉述後,眾人再次議論了起來。
而就在這時,八字鬍再次笑了笑。
“如果您所謂的‘讓所有作曲家都重新意識到了和聲的重要性以及和聲運用’是為了撼動十七世紀以來至十九世紀的傳統大小調體系為本基發展起來的音樂格局。”
八字鬍話音突然遲疑了一下,接著雙手一拍站了起來。
“那我第一個跳出來反對。”
眾人譁然。
在座都是亞洲古典音樂地界上有頭有臉的人物,作為主辦方的評委代表忽然表現的這麼激動未免有些失禮了。
不過似乎在各國翻譯將這段話轉達後,不少人已經察覺到了想表達的含義了。
看著面色難堪的韓國女評委,八字鬍向著對方微微鞠了個躬,接著起身面向了眾人。
“並無意冒犯,如果從對音樂作品的詮釋來決定最終的賽果,這個問題只能變得更加複雜,對於比賽的投票制度我也表示很遺憾,但是很無奈,這是組委會頒佈的標準。”
“而我們可以從選手曲目的演奏技巧,對位組織,調性邏輯,甚至是篇幅等等一切來裁判音樂的難度,可我們憑藉什麼對不同時期的不同作曲家的作品來進行深層次的對比呢?”
“請諸位不要忘了,他們還只是一群孩子,他們還在學習的階段,而且這裡不是肖邦大賽,也不是李斯特大賽,要知道他們的選曲範圍橫跨了四個世紀!”
“呼。”
八字鬍嘆了嘆。
“在座哪一位精通所有作曲家的作品核心?”
“請站出來。”
說著,八字鬍再次鞠了一躬,然後坐了下來。
良久過後。
當嘈雜的大廳再次安靜了下來時。
眾人不約而同的將目光都集中到了八字鬍的臉上,包括那位黑臉的韓國女評委。
“我想現在我們可以再次討論一下關於這八首作品的難度問題了吧。”
沒過幾秒鐘的事情,各國翻譯再次忙了起來。
激烈的爭論也就此再度展開。
不過爭論的時間並沒有很長。
最終的結果是來自印度的16歲選手晉級,而來自韓國的17歲選手遺憾的離開了賽場,同時來自曰本的15歲選手
而隨著這個結果的出爐,所有初賽階段的賽程結果徹底落下了帷幕。
結束了最後的討論,在所有評委的注目下,記錄著比賽最終結果的榜單被封存交由了大賽組委會的工作人員。
眾人散去。
只剩下投影儀下的字幕。
每名評委有20次投票的機會,可棄票,不可一名選手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