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這一瞬。
燈光下,整個舞臺霎時間像是融為一體。
木質檯面,琴凳,三角鋼琴,還有靜止的的老人。
組合在一起,像是一幅多角度的畫。
這種突兀感,讓人沒由的心頭一緊。
一種暴雨風前的窒息感,慢慢的從舞臺擴散開來。
這也使得臺下的觀眾們不得不漸漸放下手。
暖黃色的大廳,終於等到了最安靜的一刻。
而就在此時,老人動了。
只見他胸口微微一沉,胳膊順勢一提,雙手就像是劃過鍵盤一樣。
引奏響起。
一陣緩和的琴聲像是帶著莊重寧靜的訴說。
只是鏡頭一晃,音樂彷彿切換到了焦慮不安的吶喊聲中。
老人抖擻的肢體動作,在這一刻更是牽動著臺下每一雙眼睛。
在一急一緩的對話下,兩種色調的鮮明對比矛盾中,音樂戲劇性的氛圍漸漸產生。
隨著音樂的模進過度,第一主題在音的洪流波濤中隱隱浮現了。
&npest,暴風雨’
‘1.lar – Allegro,莊重的快板’
秦鍵目不轉睛的看著鋼琴前老人的一舉一動,感受著耳邊每一個帶著戲劇音響的音符。
《第十七號鋼琴奏鳴曲》,標題‘暴風雨’。
貝多芬傳世的奏鳴曲作品之一。
標準的古典主義時期的奏鳴曲三樂章格式。
在耳邊凝練質樸的旋律之後,秦鍵能感受到明朗的傳統德奧派鋼琴的工整和厚重。
在音樂進入第一主題之後,威嚴的低音和哀嚎的高音相抗爭,對稱性的結構感將最集中的緊張置於中央。
在永遠無法等分的三連音下背景下,醞釀著情緒。
秦鍵屏氣等待著。
等待著音樂中的某種別樣之姿出現。
可接下來什麼都沒有發生,甚至連一點隱喻都沒有留下。
“為什麼會這樣?”
這確實出乎秦鍵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