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作品共有24個變奏,或許是為了紀念帕格尼尼的二十四首隨想曲而採用的方式,要知道,天才的想法總是異於常人…”
“先來談談這首狂想曲的整個曲式方面的結構吧…”
為了確保能準確的體會到文字間的描述,秦鍵並沒有選擇一邊聽音訊一邊閱讀。
只是透過描述,在心中不斷的勾勒著這首作品的織體草圖。
仔細的閱讀了兩遍。
秦鍵翻開了第二頁。
“如果你是一名指揮,請翻回第一頁再讀一遍”
“如果你是一名樂團中的協奏成員,建議你把這本冊子送給你的指揮,他之後會感激你的”
“如果你是一名主奏者,那麼恭喜你,我需要你熟記每一個聲部的分譜,如果做不到就把冊子合上吧,它並不適合你……”
秦鍵好像進入了一個解謎遊戲一般,短短二十分鐘,已經沉靜到某種特別的環境當中了。
……
對於身處燕京的廣大古典音樂愛好者來說,近期都是不可多得的古典樂盛宴。
今天更是尤為特殊。
晚八點,在華韻少年音樂技能大賽的主賽場,國家大劇院編鐘音樂廳內,來自拉脫維亞的天才指揮家將帶著萊錫比交響樂團在這個歷史悠久的舞臺上上演一場屬於燕京人民的新年音樂會。
這也是這隻純正歐洲血統的頂級樂團首次赴華演出。
此時的編鐘音樂廳中,舞臺上,院團上下正在進行著緊鑼密鼓的最後彩排練習。
四管編制的大樂團中央,是一架黑色的三角鋼琴,一名便裝的少年人正坐在鋼琴前,激昂的揮動著雙手。
鋼琴聲帶著無往不破的力量,穿插在交響樂隊之中。
舞臺下的每一個座席扶手上都擺放著一張節目單。
一張不小心遺落在地上的節目單此時正仰面攤開著,燈光下,上面隱約可見。
‘下半場——’
‘4. c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作曲:S.拉赫馬尼諾夫、指揮:安德里斯.尼爾森、鋼琴:方宗堯’
……
16:15。
“古典協奏曲中,每一個協奏部的登場,都是一場精心密謀的策劃。”
秦鍵揉了揉太陽穴,合上了樂隊總譜,表情還帶著思考,心中不住的感嘆。
關於鋼琴協奏曲的概念,秦鍵承認自己又被重新整理了認知。
“不過好在時間還來得及。”
將樂譜認真收好後,秦鍵也離開了房間。
快到了與何靜約定見面的時間,也快到了接榜時間。
走在通往中山音樂廳的街道上。
秦鍵能聽見自己的心跳在耳邊的風聲中帶著強烈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