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弟倆一起在廚房裡忙活了起來,不過秦鍵負責偷吃搗亂。
不過在何靜麻利的動作下,一個小時後,兩葷一素,三個熱菜上桌。
飯間,何靜並沒有關心秦鍵早晨的效率問題,因為從門口的一個小時左右的監聽來看,相比於教導,自己更應該給他講解一下這次的比賽。
“嘖嘖,還有老外?”秦鍵有些驚訝,“那也就是說,西洋樂這一塊的評委中,除了國內的評委還有國外的咯。”
“沒錯,而且這屆比賽所受的關注程度與遠遠超過了往屆,或者說是主辦方有意而為,這一次,所有的比賽現場內都不再僅限於評委席和選手。”
“什麼意思?”
秦鍵從何靜的話中隱約抓到了一絲什麼,輕輕地將碗放下,看著何靜的眼神忽閃忽閃的“你是說會有觀眾?”
“沒錯,這一次的比賽,採用賽場全開放的模式,音樂廳完全對外開放,整個比賽過程都將公開,而且從第二輪比賽開始,將會採取門票制,想觀看比賽的觀眾就需要購票了。”
“而且整個賽況將會在電視和各大網路媒體中直播。”
是這樣嗎?
秦鍵的記憶裡對於這屆比賽的賽況並不太清楚,也不清楚評委席是不是加入了一些黃毛。
但自己也算是曾半隻腳趾踩在燕京的古典音樂圈裡的存在,可關於電視網路轉播賽況這一塊,確是聞所未聞的。
不過這些並不重要了。
如果真是如此,也確實一件好事。
現如今國內古典音樂發展最大的危機就是狹小的受眾面。
觀眾群小直接導致了古典音樂的商業價值低,雖然拋開藝術造詣只談商業價值有些不合適。
但是搞古典音樂的人也是要恰飯的嘛。
沒有市場,這批人漸漸的只能轉行,而隨著藝術領域的人才流失,對於整個古典音樂的發展絕對是起嚴重阻礙的。
久而久之,惡性迴圈。
最終古典音樂變成了極少數人的古典音樂。
歐州人用了幾百年的時間,才為古典音樂積累了圈養出一圈龐大的觀眾群,紮根了古典音樂文化,而在國內,古典音樂的出現也不過一百年左右的時間。
所以在現代,如何利用網際網路媒體時代來推廣古典音樂似乎是在尋闢一條新的路徑。
而這次的比賽背後有國家音樂人才計劃,再加上全國各大藝術類院校的大力支援。
以集合全國各地區專業技術頂尖的青少年為噱頭,在國內外大師專家的評判下,進行一場專業賽制的角逐,應該是還是第一次。
這樣一來,不僅可透過這個比賽讓大眾近距離的感受古典音樂的魅力,而且也是從另一種層面上來推動古典樂的發展,進而為國家音樂人才的儲備提供更多的養分。
同時也給了搞古典的諸位同僚們一絲希望~
......
當然,這些只是秦鍵的一些無端的聯想和猜測。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
如果一切真如何靜所言,那對於自己而言,這個比賽的分量可就要重新掂量掂量了。
一時間。
秦鍵有點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