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三個字瞬間勾起了秦鍵極大的興趣。
這是秦鍵第一次在空間裡親眼見到名字中帶有瑰寶級音樂家名稱的物品。
這TM可是樂聖啊!!!
但是卡爾是誰?
秦鍵迫不及待的開啟了。
畫面一閃,羊皮卷式的書頁再次出現。
“長久以來,多數人都希望我能談談貝多芬的作品。”
“我從十歲起便在貝多芬門下學習,一方面研究其全部作品,其中有多首曲於更是得到貝多芬的親自指導。”
“此外,我和這位巨匠的友誼一直維持到他去世時為止,我們的交往使我獲益匪淺。“
“最後,如果我所提供的資料能夠符合各位的希望,我將感到無限欣喜。————卡爾·車爾尼”
“卡爾…車爾尼…..?!”
秦鍵懵了。
“原來是這樣。”
秦鍵覺得有點慚愧,作為一個科班出身竟然連這個都不知道。
不過關於車爾尼和貝多芬的師生關係,卻是被廣為流傳的。
所以提供的資料,是關於貝多芬的作品演奏嗎?
秦鍵迫不及待的讀了下去。
可連續的翻了將近二十多頁,秦鍵悲催的發現這哪裡是指導手冊,這分明就是個回憶錄,而且還是記錄生活向。
二十分鐘過去了,秦鍵也漸漸地發掘到了一些有趣的部分,比如兒時的車爾尼更崇拜莫扎特。
而且秦鍵還發現車爾尼這個同志有些自戀。
“我的父親熱心於鋼琴教學,當時著名音樂家格里奈是父親的常客,兩人經常討論音樂到深夜,因此我可以說是在搖籃中就開始接受音樂教育。”
“或許我是一個相當早熟的兒童吧,三歲便可以演奏鋼琴,還不到十歲我就能夠背演莫扎特和克萊曼蒂的作品……”
“某日,格里奈對家父說:‘我今晚要參加一個鋼琴沙龍的比賽,我得好好發揮,給對方來個迎頭痛擊,讓對方瞧個厲害。’這句話,我至今仍然記得清清楚楚。”
格里奈?
秦鍵又給了自己一個大白眼,還是不知道。
“次日,父親又遇到了格里奈,便問他:‘昨日比賽如何?’誰知對方神色大變,咬牙切齒道:‘嚐到利害得是我自己!!我的對手,那個年輕人簡直是惡魔的化身,那樣的演奏我還有頭一次見識,我給他一道題目讓他即興,但之後,我自信莫扎特也沒有辦法彈得像他一樣。總之這個傢伙在鋼琴上所展現出來的是我們做夢都無法夢到的艱難技巧和演奏效果。’
父親也倍感好奇:‘這人究竟是誰?’”
“‘嗯,是一個個子不高面板黝黑的傢伙,看起來頑固,其貌不揚,聽說是莫克萊伯爵夫人從D國來的,他的名字叫——”
“貝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