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說完就轉過來對鄭浪說道:“我應你又如何,不過佔點口舌便宜,而你卻一時三刻之內就要化為膿水。唐僧師徒會被押解回大雷音寺,你這個來路不明的人,就死在這裡吧。聽好,我答應了。哎!哎!哎!你再喊我也答應。”
說完左手舉起紫金葫蘆,右手摘下蓋子,食中二指一指鄭浪喊道:“鄭浪,我喊你一聲,你敢答應嗎?”
隨著話音,鄭浪只感覺一股巨大的危險感籠罩了自己,當初還是個普通人,直面異形女王的時候都沒有如此大的壓迫感,就像被一隻洪荒巨獸盯上了,那小小的葫蘆口就是巨獸那大大的嘴。
會死,一定會死,只要這聲自己答應了,等待自己的一定是死!
怎麼辦?!無數念頭在鄭浪腦海裡湧現,唐僧之前的絮絮叨叨浮上心頭:“所謂的魔技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可以用科技解釋的,雙方的理論不一樣,但描述的事物是同一件。”那麼,紫金葫蘆的原理可能是什麼呢?想明白了原理就可以去解決。
首先,使用假名無用,孫悟空在之前的西行路上就驗證過了,無論是叫孫行者還是者行孫,只要你答應了,就吸你沒商量。
那麼拋去一些神秘學上的可能性,在鄭浪能理解的範圍,那一聲答應最大的可能是起了定位功能。紫金葫蘆的使用者目光鎖定對應目標,目標的一聲答應使葫蘆可以根據聲音定位發動攻擊,所以只要目標出聲,不管真名假名都會觸發攻擊。
以此推斷開來,不止是答應,只要被葫蘆使用者目光鎖定,目標人物哪怕是一個小動作發出聲音,一樣會被定位吸走。
不能發出任何聲音!
那麼,接下來是如何破局。對了,他需要使用者的目光鎖定攻擊目標,縱觀《西遊記》全書描寫,紫金葫蘆似乎是個單體攻擊武器,無法同時鎖定多人。如果有兩個人同時發動攻擊。會不會就能解決麻煩了呢?想到這裡,鄭浪轉過頭去,不敢開口出聲,不停地對豬八戒擠眉弄眼,只能指望這頭蠢豬能夠明白自己的意思。
豬八戒猜了半響,終於醒悟過來,掏出九尺釘耙,指著明月大吼一聲:“兀那妖精,休得猖狂,你以為換了個馬甲你就不是銀角大王了嗎,吃俺老豬一釘耙。我們來好好算算舊賬。”
說著舉著釘耙就往明月衝去,明月連忙調轉葫蘆口,對著豬八戒喊道:“豬八戒,我喊你一聲,你敢答應嗎?”
豬八戒連忙用手捂住嘴。鄭浪這會才覺得身上巨大的危險感離身而去,開口對豬八戒說道:“八戒,不要出聲,任何聲音都不要出,我們輪流接近圍攻他。”
說完,舉槍就嚮明月殺去,明月又把葫蘆轉過來對著鄭浪:“鄭浪,我喊你一聲你敢答應嗎?”那邊豬八戒得了空,又舉著釘耙上前。明月一時左支右絀,手忙腳亂。
在清風明月原本的計算當中,只需要對付豬八戒和孫悟空兩個人,羊脂玉淨瓶和紫金葫蘆兩件法寶已是足夠,唐僧沒有戰鬥力,這些從天竺國借來的雜兵就足夠應付。可想不到鄭浪橫插一腳。多了個要對付的人,羊脂玉淨瓶已經裝了孫悟空,只剩下一個紫金葫蘆,一時應付不過來了。
兩個道童雖然修煉多年,但實實在在的搏鬥能力卻差得很,要跟豬八戒鄭浪放對廝殺,可說絕無勝算。
清風眼見如此下去不是辦法,指揮明月拿紫金葫蘆鎖住豬八戒。親自拿出雙股劍,迎著鄭浪肉搏起來。在他看來,成名已久的前天蓬元帥,和這個不知來路的野人,當然是鄭浪比較好對付一點。
豬八戒被鎖住,不敢有任何動作。但鄭浪哪怕裝備受壓制,他自己的戰鬥能力也遠勝道童,一來二去之間,也沒下重手,只是趁著空檔,把清風懷裡的羊脂玉淨瓶拿了過來。
清風大呼一聲糟糕,鄭浪伸手就拔下了塞子,隨著一陣青煙溢位,怒急的孫悟空出現在空地上,舉著金箍棒,一看就是要殺人。
之前清風趁著孫悟空不注意,在背後喊她名字,孫悟空都不知道是誰喊她,一聲答應就被套路了。這會從瓶子裡出來,眼見就要暴走:“兩個黃口小兒,簡直欺人太甚,都過來吃俺老孫一棒。”
話音一落,棒在人前,直直地就往清風打去。動作太快,明月甚至來不及轉過紫金葫蘆鎖住孫悟空,只能不停移動著葫蘆希望把孫悟空納入鎖定範圍。清風使起雙股劍,堪堪擋住,沒被當場擊殺,邊打邊往後逃。
鄭浪拿著羊脂玉淨瓶仔細觀察了一番,發現和超市買的普通花瓶毫無區別,不知道神奇在哪裡,魔技世界跟科技世界果然存在巨大的技術代溝。不過,風水輪流轉,報仇的機會卻是到了。於是左手舉起瓶子,右手一指明月,說道:“現在我喊你一聲你還敢答應嗎?孫子!”
現世報來得快,剛才明月還在耀武揚威,這會就乖乖變作了石像,不敢發出任何動靜。豬八戒樂了,上前從明月手中接過紫金葫蘆,又伸出豬手在明月身上撓癢癢。
鄭浪滿頭瀑布汗啊,明月和豬八戒都落在視線範圍內,這會明月要是出點聲,也不知吸幾個人進去。虧得明月憋紅一張臉,死撐著不笑。
那邊,清風卻是要先撐不住了,暴怒的孫悟空哪是那麼容易對付的,一時間險象環生,稍不注意就要丟了性命。
正在此時,天邊傳來一個焦急的呼喊聲:“大娘,大娘啊,手下留情,手下留情啊!”
孫悟空覺得聲音有點耳熟,停下棒子看去。不一會,聲音來到眼前,原來是個鬚髮皆白的老者,一身仙風道骨。鄭浪覺得就衝對方這氣質,去天橋底下算命,起碼五百起步。
“原來是老君啊。”孫悟空收起棒子嘟噥道:“你家道童又跑出來了,還要捉拿俺們師徒,說是奉得佛祖旨意。你作何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