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明明是一個……
很摳門兒,很保守,沒有長遠進取心,缺乏果敢的魄力,時時刻刻都膽小怕事,守財奴一般畏畏縮縮生恐賠錢,不敢有絲毫負債,註定了不能成就大氣候的人啊!
令彥雲沒有想到的是,從江龍省回京後,病休了半個多月的溫朔,第一天來上班,就再次提出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
從已經規劃好的股權比例中,再拿出幾個百分點有償出讓,用於融資來充實公司的資金——這,毫無疑問是畫龍點睛般的妙筆,也是近一個月時間以來,黃芩芷和彥雲加班加點討論、計算、規劃設計,直至現在近乎完美地拿出了答卷後,卻疏忽了的重要一點。
當初溫朔之所以提出了股權改制的戰略構想,起因便是公司要未雨綢繆,融資擴股,以應對必然到來的激烈市場競爭。
但忙於規劃設計、推進新的戰略構想,被這份計劃的可預期未來及前所未有的拓展性思維所吸引,黃芩芷和彥雲滿懷激動,越推進越熱衷並希冀和自信時,卻忘了初始的問題所在。
所以當黃芩芷向她轉達了溫朔提出的建議時,彥雲稍稍驚訝之後,便不假思索地表示支援。
神來之筆啊!
先是否決了融資擴股,然後推進股權改制,在這一過程中,不管是溫朔還是黃芩芷,乃至所有的老股東們,都毫不猶豫,甚至支援著將各公司的實際股權價值,在他們各自內心,在公司內部推高,從而形成了不至於危險,卻又很實際的市值溢價效應。
如此一來,再擠出少許股權,進行內部融資,且限定股東們的增持比例……
彥雲都不用去計算,只是在腦子裡簡單想了想,就算出了大概的數字——朔遠軟體開發公司、朔遠網路技術培訓學校、朔遠快餐這三家公司企業,各自在其內部拿出股權改制後的四五個點作為融資股份,稍加運作,那麼就有可能拿到一個多億的資金。
但她說出自己的預判時,黃芩芷感覺有些不可思議,道:“這,未免溢價太高了,股東們恐怕很難接受,從而選擇不認購。再者,除了我和溫朔之外,公司裡其他股東也沒有這個實力啊。”
“這就是溫朔為什麼要限制每位股東認購增持股權比例的原因了。”彥雲說道:“他要細化這份比例,將認購的比例和融資的多少,恰好放在一個令股東們有資金壓力,偏偏還能勉強拿下,又有些興奮激動的臨界點,從而將目標利益實現最大化。”
黃芩芷立刻明白怎麼回事了。
百分之一的股權,或許股東們買不起,但如果是百分之零點一、零點二呢?
拿朔遠快餐來說,詹東和鄭雲紅兩口子,短短不過兩三年時間,手裡攢了少說也得有三二百萬,就連溫朔他大姨那一家四口,如今也得存有百八十萬的,看著生意這麼好,能不掏錢買?
雖說鄉下的人好攢錢,不敢投資,但如果利益放在眼前,誰也不傻,掏錢掏得倍兒爽快,賣房賣地都幹!
朔遠軟體開發公司的總經理、技術總監林波,身價幾千萬的主兒,便是唐海勇、徐鵬這幾位手中只有百分之五股權的主兒,手裡也有二三百萬的現金存款了他們能不買?
朔遠網路技術培訓學校京城主校區的盧元超、曲燕、李長江、高嶽、胡志陽……
誰手裡也不差三二百萬的現金!
中海分校區那邊,還有諸多股東,隨著學校發展越來越好,都悔恨當初認購的股權少了,該多掏錢的,如今又有機會擺在了眼前,那還不得掙著搶著往手裡買嗎?
而且溫朔這一招妙就妙在,在認購股權時,誰都不能說股權市值溢價過高,這是咱們自己的公司!
本身自己就有股份,股權價值低了,自己都不樂意。
除此之外,溫朔還特意提出,他和黃芩芷、朔遠控股,都不會再認購股權,把認購那些股權的機會留給公司的老股東們——這個機會如果你們不抓的話,那,那就不能怪我出資增股咯。
黃芩芷猶豫道:“對於股權改制,大家本來就有意見,這樣做他們會不會……”
“黃總,我們這位溫董事長在公司的管理運營都各方面,或許還不夠成熟,但推行其個人的構想和計劃時,會非常堅決。”彥雲道:“我敢打賭,一旦股東不同意他這次的融資計劃,那麼,他就會毫不猶豫地行使其董事長的絕對權力,強行透過。”
“嗯。”黃芩芷點了點頭,道:“可我還是有些擔心,假設,有股東心生不滿,又被股權溢價的現實吸引,想要套現的話,怎麼辦?”
“老辦法。”彥雲笑道。
黃芩芷露出了忍俊不禁的笑容,點點頭,旋即又搖搖頭,不再猶豫。
其實她何嘗想不到如何去應對那種狀況?
只是她終究還是太年輕,心性不夠狠辣果決,心太軟——施展起強硬的手段時,總會顧慮對方的感受,總希望能溫和地解決一切問題。
說白了,就是優柔寡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