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川安端著煙桿,在翟家大院裡來回地走動著,從這家院子,到那家院子……
溫朔的突然到來,讓他頗為驚喜。
這錢多得似乎數都數不清,從京城來的年輕大老闆,隨便手指頭縫裡露出點兒油水,那就夠山村普普通通的人家一年甚至幾年的開銷,這次,溫老闆能留下多少?
來這山村裡,又是為啥找荊先生?!
可這些話自然不好公開講,只能好好伺候、招待那位年輕的溫老闆,指望著把溫老闆哄得開心了,能多從指縫間漏點兒油水。
溫老闆什麼時候能和荊先生談完正事兒?
他們談什麼?
中午請他吃飯方便麼?
坐立不安靜不下心的翟川安來回踱著步子,不知不覺間便走到了祠堂外,便聽著裡面傳來了孩童們歡快愉悅的笑聲——是荊先生那個上大學的兒子正在教孩子們知識。
這是荊定賢幾次強調,讓村裡人改的口,不是教孩子們讀書,是教知識。
荊定賢說:“我沒有太多時間一點點教孩子們書本上的每一節課,所以我要教會孩子們知識,喜歡讀書,喜歡學習,喜歡去解決問題的知識。”
翟川安靜靜地站在外面,聽了會兒荊定賢在祠堂裡給孩子們講課。
就像是在閒聊天,東拉西扯天南海北地各種聊,目前正在聊一些城裡的孩子們自己製作一些電動小汽車、小飛機,可以唱歌的電動玩偶類的玩具。
這些孩子們年齡不一,小的五六歲,大的有十一二歲了。
但孩子們都很開心,踴躍地表示著如果是自己,會選擇做什麼樣的玩具。
翟川安輕輕嘆了口氣,他知道,荊定賢說到做到了。
孩子們一定會很喜歡,很用功地去讀書。
可是這山裡的娃們,有幾個家庭中能負擔得起孩子在外求學的費用?山廟村的康傳代兒子能考上大學,還是因為家裡的閨女跑到京城打工這些年賺錢,不斷往家裡寄錢,再加上康傳代也著實辛辛苦苦掙錢,勤儉節約心疼兒子,他的兒子自己也長出息,據說要發奮圖強將來有了大出息報答、救他姐姐……
山裡人窮啊!
想到這裡,翟川安又有些慶幸,自己忽然暴富了,兒子們都長大沒了機會,可孫子將來有希望啊,家裡有錢也供應得起。
至於孫女……
女孩子家家的,將來還不是成了別人家的媳婦兒?
花錢供她們讀書有啥用?!
可惜這裡的其他孩子們,將來想讀書,家裡卻供不起……翟川安沒少見過孩子們想讀書卻不得不輟學時,那淚眼汪汪,雖然還很幼稚,卻極度傷心的模樣。
他抹了把淚兒,轉身離開。
想這些沒用的做啥?
翟川安點上一袋煙,大步往自家的宅院走去,開摩托車去鎮上買點兒好酒好菜才是正經事兒,指望著家裡那個婆娘買東西,能把溫老闆招待好?
他實在是不放心!
結果他推著摩托車剛到街門口,迎面就看到一箇中等身材,穿著真皮翻毛領大衣,略有些佝僂著腰身,卻精神矍鑠,雙目炯炯有神的老人,面帶微笑地邁步進了翟家大院的街門。
翟川安頓時傻站在了當場,駭得雙手都鬆開了摩托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