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七魄和肉身器官的支撐,僅靠玄法支撐著意識的清醒,根本不可能長久。
而意識想要長久存在,也只能靠玄法維持,生活在法陣中,卻不能活在已經死去的肉身上。除非,將肉身經過特殊的藥物處理,再以法陣支撐著……
但,那也是活在一具僵直的屍體中。
所謂行屍走肉罷了。
這本文稿中記錄下的巫術,如果是真的,如果能夠研究出來並將其復原,那就意味著,小青真的有機會成人了。
他忍不住攥著拳頭狠狠地一揮!
胖爺我一定做得到!
不知不覺間,他已經走出了南門,來到“朔遠快餐一號店”,讓鄭雲紅做了一份餛飩,一籠小包子,美美地吃完——這味道,真是百吃不厭啊。
有時候,溫朔都忍不住懷疑詹東和鄭雲紅搞得這個秘方里,尤其是那種從東雲山區裡採摘的野草根,會不會有類似於毒品的東西,吃了後會讓人上癮。
為此,去年申請調味醬專利和生產許可證、營業執照時,他還特意讓彥雲負責,除了在食品衛生管理部門鑑定之外,還託人到京大醫學部做了成分鑑定,從而確保這種醬料的衛生達標,不會出現什麼人食用之後有副作用之類的問題。
有道是未雨綢繆,食品、藥物這兩樣,加一萬個小心都不過分。
且不說這人、做生意的良知根本,僅從長遠利益上考慮,也要盡最大努力避免失誤——好不容易辛辛苦苦積累打下的品牌知名度,如果因為一個小小的失誤、隱患,導致霎那間萬劫不復,到時候,找他媽誰說理去?!
好在,那種植物的根,沒有任何毒副作用。
其實那玩意兒的味道,很苦,甚至還有些令人作嘔的臭味兒。但晾曬乾,手工碾成粉末,選擇合適的時間點,取極少的量新增入醃製到半成熟的醬中,攪拌均勻繼續醃製至完全發酵好之後,醬的味道就會格外鮮美。
所謂秘方,說起來簡單,真要完全掌握,是很難的。
溫朔很是欣慰。
詹東、鄭雲紅這倆沒什麼文化,老老實實在縣城郊區,在鄉下推著三輪車買煎餅果子的人,恰好被發現,帶到了京城……
可以說,雙方都是好運!
如今一號店這邊,僱了兩名員工,鄭雲紅和母親相對要輕鬆得多。
而詹東,則是負責四號店的經營,以及和妻子一起,每天到醬料廠那邊儘量多地製作醬料,然後儲存起來發酵。醬料就是這樣,放置自然發酵的時間越長,味道越好。
按照詹東和鄭雲紅所說,哪怕是放置到水分蒸發幹了,再碾成粉,味道和質量也會非常好。
當然,必須保持環境的衛生。
所以現在,向溫朔請示過,再有黃芩芷、李琴都同意之後,詹東和鄭雲紅已經開始著手,儲存更多的醬料,有意讓醬料經過充分發酵之後,再晾乾甚至烘乾,碾壓成粉末……倘若透過了衛生鑑定達標,而且口味不變,甚至更好的話,這種調味料,將會更適合儲存、運輸、使用。
“朔,這幾天聽說,南街要拆了?”李琴抽出點兒空閒,坐到兒子對面輕聲問道。
“嗯?”溫朔愣了下,道:“您聽誰說的?”
“昨天中午賣完後,我看到有一些像是公家單位的人,在南街上檢視,還指指點點的,另有幾個人拿著各種器械,在街上搞什麼測量的工作。”李琴小聲道:“後來我聽一些商戶們聚在一起議論,說是南街要拆除。”
溫朔撓撓頭,神情隨意地說道:“拆就拆吧,如果是公家要拆,誰也擋不住的。”
“這要是拆了,咱這店的生意可怎麼辦?”李琴面露不捨和忿忿。
朔遠快餐一號店,目前是京大南街商業區單論平米麵積來計算的話,生意最好的店鋪,月均收入妥妥超過了十萬元。
如今李琴也清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南街後面隔牆就是京大的宿舍區,學生們從小南門出來,一拐彎幾步遠就到朔遠快餐店。
可如果南街拆除,換個地方的話……
即便是味道再好,或忙碌或懶散的學生們,有幾個會為了好吃,而每天跑大老遠,去買朔遠快餐店的快餐?
溫朔故意流露出一絲難色,想了想之後說道:“媽,您別擔心,南街如果真的拆了,我就託人找找關係,把咱們的快餐店開到京大學校裡面去,無非是每年多交點兒租金罷了,在學校裡,生意還會更好呢,您說是吧?”
“這,這能行嗎?”李琴愕然道。
“事在人為。”溫朔神色輕鬆地一笑。
李琴也就釋懷了。
她現在,對兒子是絕對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