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然是寒冬臘月,京城諸多地方的建設仍舊如火如荼,沒有絲毫停歇的意思。
四環外,五環內,一幢幢大樓放佛一夜之間拔地而起。
一切,都在彰顯著經濟的蓬勃發展,國力的迅速提升……至少京城的表象上來看,整個國家,仿若是一隻騰空而起的老鷹,扶搖直上!
京大以東,華清東南這塊地區,除卻落成的公寓之外,還有近幾年建成入住的小區,剛剛開盤沒多久的小區,以及正在建設中的小區。
上午十點多鐘。
黃芩芷挽著李琴的胳膊,笑吟吟地陪同著走進了水華嘉園二期的售樓處。
半年前開盤時,還是四千五至五千三每平米的房子。
如今,已經上漲到了最低六千每平米了。
李琴和黃芩芷對此……都不瞭解。
李琴屬於在東雲時就沒敢想過哪天再買一套房子,更不要說在京城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方買房子了,有地方住就好,所以平日裡的生活中更不會去關注這類訊息。
而黃芩芷,則是從小對錢的概念就是數字,買房子和平時去商場買點兒日常用品,似乎沒什麼區別。
所以,為什麼要關注房價?
兩人現在的想法倒是相同,既然想買房子了,咱們又有錢,那就去買唄。
這肯定沒錯。
售樓處裡,有十多個正在看房的人,幾名名工作人員正在沙盤模型前,向看房的顧客輕聲介紹著。
黃芩芷和李琴剛走進售樓處,手機鈴聲響起。
掏出手機看了看來電,是彥雲打來的,黃芩芷便露出歉意的神情,道:“阿姨,您先進去看看,我在這兒接個電話……”
“啊,好的。”李琴點點頭,轉身往裡面走去。
黃芩芷站在大門與二道門之間,接通了彥雲的電話,是關於中海市分校目前的進展狀況,尤其是聘請長期合同制專業教師,以及與幾所大學計算機系的教師之間,簽訂合作協議的問題,裡面涉及到不同等級的教師,不同的合約,要給予的薪金補貼等問題,雖然這事兒說起來簡單,對比京城這邊的教師聘請的薪金,比葫蘆畫瓢就可以,但,當前中海各行各業的平均薪資水平、消費水平要高於京城,而中海分校有著諸多京城這邊主要專家、教師的股份,如此一來,那邊的薪資瞞不過這邊的專家教師……
這就必然會導致心態的失衡,繼而影響到教學問題。
這是靳遲銳發傳真到公司的彙報中,提及到的,立刻引起了彥雲的高度關注。
時下的京城樓市,雖然呈現出了積極的漲勢,但,還遠未到數年後那種瘋狂搶購的程度。樓盤開了之後,往往需要很久才能賣完,因為國民的平均收入、存款還不足,消費和投資的理念,也還沒有把重心轉到房產上。
看到李琴進來,立刻便有一名二十六七歲、西裝革履的小夥子迎了上來,熱情地問道:“阿姨,您來看房子啊?”
“啊,是,過來看看。”李琴神情有些拘束。
畢竟從來沒有經歷過這種鉅額的消費,什麼都懂也倍兒有錢的兒媳婦黃芩芷又沒在身邊,她難免會心裡緊張。
“您打算買什麼樣的房子?”小夥子問道。
“先看看,看看……”李琴尷尬地訕笑著說道,不經意間,便在小夥子熱情的引領下,站在沙盤模型前,有些迷糊地看著那些縮小的樓房建築物,還有那代表著花花草草的綠地,周邊的交通道路,以及諸多小小的車輛模型。
小夥子在旁邊簡單介紹著小區的情況,李琴卻是十句裡面有六七句都不明白什麼意思。
樣板房是啥?
複式是啥?
多層是多少層?
售樓員神色間已經流露出了失望,他輕輕嘆了口氣,卻是不顧幾位同事戲謔的眼神和暗示他放棄的樣子,抱著希望問道:“阿姨,您打算買多大面積的房子?”
“啊,”李琴想了想,道:“小點兒,小點兒能住就好。”
“您一個人住?”
“是呀,哦不對,得有倆臥室……”李琴認真地說道:“以後兒子和兒媳婦哪天想到我家裡住了,總得有個房間住才行,小夥子,你給我看看,兩間臥室的房子。”
售樓員當即重燃希望,趕緊拿了宣傳冊,找出二室一廳的戶型介紹道:“這種,兩室兩廳一衛,採光好,通風,有電梯,住在高層的話視野開闊,陽臺面積大……”
李琴聽得迷迷糊糊,插嘴道:“這房子多少錢?”
“目前的價位是每平米五千六,九十七平米……”售樓員道:“一共是五十四萬三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