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國事天下事,豈抵往昔憶中書?
年老多求子孫福,誰憐無人伴時孤?
閒言碎語無利處,獨得老來寥寞舒;
從一進門看到雍容端坐在沙發上的老太太時,溫朔內心自然而然地生出了一些想法,和一抹同情——老人,孤坐,靜養,年邁,聽曲,撫貓……
溫朔不由得便想起了老韓頭人生最後的三年,此時此刻,便半有心計半同情地,和這位老太太“閒聊”起來。
絕大多數老年人的內心中,都有著深深的,難以被親人所理解,又不便訴之於口的孤獨。
其實世間很多事,都有共通性。
比如尋常人對老人心思的理解,你不到那個時候,不到那個位置上,哪怕是你再懂得設身處地換位思考,都無法完全理解一位,或者另一位老人的心理。
日常生活中,我們為人兒女、親朋、鄰里街坊,大概都有過體會,很多老年人,都有一個毛病,那就是把很多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翻來覆去地說,說過一遍又一遍,讓人煩不勝煩——有兩種原因,一是年老健忘了,二是,年紀大了,體力和精神不足,又看透了太多,生活中便缺乏能讓其有激情的新鮮事務,就會愈發的懷舊,而經歷,本就是人生中最大的財富,所以他們會時刻懷念曾經如何如何,尤其是一些精彩的過往。他們也知道自己重複了很多遍,卻又會忍不住去重複,他們知道會招人煩,所以只能忍著,於是孤獨感越來越濃。
當然,也有很多人即便無法體會老人的這種孤獨感,也能大概理解些淺層的孤獨,也就會有很多孝順的、聰明的人,儘可能抽出時間,去陪伴老人,和他們嘮嗑,聽他們絮叨。
但,正所謂“久病床前無孝子”,成年人上有老下有小事務繁多抽不出時間,偶有閒暇也想獨自清靜休息會兒,少年人貪圖玩耍享樂也沒那份耐心,而老年人,又體諒兒女不想麻煩他們,再者說得多了自己也煩,也不想招人煩,於是這就成了一個很難解開的問題。
黃家這位老太太,則礙於身份等諸多原因,平時不便出門去和那些老年人閒聊嘮嗑,而且她也聽不得那些或者拍馬屁、或者家長裡短是是非非的閒言碎語,平時又得為兒女、為家庭的名聲考慮,端著架子壓抑著內心的孤獨和傾訴的慾望。
未曾想,今天最疼愛、孫輩兒中最小的孫女黃芩芷,帶回來的男朋友,這麼懂事,這麼招人喜歡……
原本老太太知道小孫女兒有了男朋友之後,心裡還挺惱恨那個叫做溫朔的小子,敢把老身的孫女騙走,才二十歲,大學還沒畢業呢!不過,因為疼愛小孫女的緣故,老太太見不得小兒子黃申和媳婦兒卓慧蘭心思深重,百般不樂意讓芩芷煩惱,這才為了讓小孫女開心些,做出了這般慈祥和藹的奶奶形象,見見溫朔這個窮小子。
不曾想,這小子還真挺招人待見的。
人老實,又聰明,好像還很膽小的樣子……最重要的是,他有耐心,心思純淨——老太太看得出來,溫朔和她談話時,眼神中是清澈的,雖有心計,卻更多真誠和尊敬。
找一個沒聽過自己以往故事,又願意坐下來傾聽的人,很難得啊。
而且還,嗯,不是什麼外人!
於是老太太心情愉悅地和溫朔嘮起了家常閒話。
似乎是老太太慈眉善目的形象,和藹的態度感染了溫朔吧,這個起初還略顯拘謹緊張、忐忑小翼的小胖子,慢慢地放開了,頗為感興趣地聽著老太太的講述,時不時地回應兩句,偶爾插上三兩句話,一會兒神情欽佩,一會兒驚訝,一會兒沉默……
可把老太太美得不行。
當話題很快從老太太講述,化作問詢時,溫朔敏銳地察覺到了老太太的心思,卻是故作不明,依著老太太的詢問,簡略回答自己的家世,自己小時候的一些趣事、苦難等等。
老太太明顯被感動了,流出了幾滴老淚,再看溫朔,就愈發的喜歡。
樓梯的轉角處,緊皺雙眉的黃申看了眼面若寒霜的妻子,輕嘆口氣,搖搖頭又往樓上走去。
卓慧蘭抬手捏了捏額頭,跟著丈夫上樓。
剛才兩人準備下樓時,就聽到了客廳裡傳來了老太太歡快的笑聲,於是他們忍不住停下腳步,靜靜地傾聽著客廳裡的談話聲。
越聽,他們越是感到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