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屋西側的臥室裡,窗簾已經拉上。
鄭雲紅和一雙兒女,站在院子裡的陰涼地兒,眼巴巴地瞅著那間屋子的寬敞窗戶,腦海裡想象著那位大師施展仙人法,書符誦咒的模樣,心中充滿了期待和忐忑。
還別說,看到那位姓馬的老師之後,鄭雲紅和兒女們的信心突然就增強了許多。
原因無它,馬有城這人,無論是氣質還是穿著風格習慣,都特別的起範兒!
樸素不失大氣,大簡大雅。
屋內。
馬有城拿著一把蒲扇,站在靠窗的一角,輕輕為自己扇著風,只是天氣炎熱,臉頰上還是浸出了一層清亮的汗珠,但他的神情卻格外專注地看著溫朔凝神靜氣地站在書桌前,揮毫書符。
古語云:“若知書符竅,驚得鬼神跳;不知書符竅,徒惹鬼神笑。”
對此,老江湖馬有城比尋常人瞭解得更多。
但也僅限於道聽途說或者從一些典籍上看到過相關的描述,卻並沒有親眼看到過真正的玄法大師書符過程,更不知道這書符之竅,到底是指什麼。
從裁剪黃裱紙,到調製墨汁使用的辰砂、硫磺、以及滴血入其中,再到凝神靜氣唇口開闔無聲誦咒,再然後下筆書符……
整個過程看似沒什麼異常。
但,馬有城分明感覺到了室內的環境都有所改變,而溫朔在做這些事情的過程中,整個人的精氣神也與平時大有不同,書符時更有行雲流水、揮灑寫意的淋漓之感。
書符完畢,溫朔擱筆挺身而立在桌前,闔目默誦法咒,緩緩調息與天地相參,汲取五行靈氣入體補充體內真元。
夏季氣溫高,符籙晾乾的速度很快。
稍後。
溫朔睜開眼睛,將一張張符籙分門別類地認真收集起來。
馬有城注意到,溫朔在收集符籙的時候,並不是整整齊齊摞在一起,有的符籙刻意露出一個邊、或者一個角。
這,也是有講究的。
便於使用時在最短時間內取出可用的符籙,也便於,符籙之間相互作用,增加符籙的存放時間。
“你給楊景斌的那些符籙……”馬有城頗為好奇地問道:“是真的,還是假的?”
“嗯?”溫朔怔了下,笑道:“亦真亦假吧,符籙絕對沒錯,就算是去正經的道觀裡請那些道家真人驗看,也不能說符籙假,我給他寫的那些符籙的相關作用概解,也都是真的。”
“那麼,怎麼說是假呢?”
溫朔撓撓頭,道:“有形無竅,不過是一張紙,一些畫而已。”
“因為法咒、手決、法陣,或者還有真氣心念什麼的?”
“嗯。”
馬有城了悟,就沒有再問下去——再問下去,那就顯得太唐突,太過分,太,不知好歹,自以為是了。
收拾好一應物事,兩人開門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