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急嗎?爺爺都六十多歲的人了……”
一行人說著話上了路邊的一輛小汽車。
……
陶真真他們到了省城,直接倒經過縣裡的火車,早上四點多鐘,外面還黑著呢到了縣裡。
下了車,有幾輛212吉普車停了過來,縣裡最早的計程車都是這種不知道哪裡淘汰下來的二手吉普車。也沒有掛牌,也不需要交費,這時候的出租生意特別好做。
五個大人加三個孩子,這要是擱後世,說啥一個車也拉不了,也沒人敢拉。當那交通法規是擺設呢?
可這時候沒人在意,路上沒有交警,也沒有嚴格的交通法規,吉普車上人撂人是常事。
但楊衛國卻拒絕了,“老五,咱們打兩輛車走。”
倒不是他思想覺悟有多高,而是他不想和老太太坐一個車。
他覺得他呼吸都會不通暢。
陶真真是最反對這種坐法的,本來鄉下路就不好走,擠在一起多危險啊!頭抬不起來,屁股坐不下的,幹啥要遭這種罪。
魏新春愣了一下,“一輛車要一百五,二輛車就三百塊呢!人司機都說咱能擠下了。”
“就兩輛車,這麼遠,這麼多人擠一起累不說,還危險。”說這話的是陶真真。
陶真真看了看他們,叫上老五的兒子小剛,“讓他和我們一起走,正好每個車都是四個人。”
魏新春推了兒子一把,“去吧,路上聽話。”
看這四個人坐上車走了,楊老五要跟另一個司機談價,她趕緊把人拉住:“咱等天亮了坐大客車回去,咱四個人才二十多點就夠了。”
楊老五瞅了瞅天,“這等天亮有車還得三個多小時呢。”
“哎呀在候車室裡呆一會就亮天了,有那錢幹啥不好?那可是一百多塊呢?咱可沒有三哥三嫂那麼財大氣粗。”
幾個人拎著大包小裹的去了候車室,老太太倒沒有異議,那錢是大風颳來的啊?一百多塊就坐那一個來小時車,純是燒包。
這吉普車當然比大客車快,天剛有些矇矇亮,他們就已經到了鄉里,再往前走,路已經不難走了,當初投資建廠,賺到了錢後,這路他們就曾經簡單的修了修。
因為回來的急,老家這邊不知道他們回來,房子根本沒法住人。他們將小剛撂到楊老四家裡,交代他幫著去生兩天火驅驅寒氣,幾人直接坐上車去了陶家。
農村起的早,他們到的時候,家家已經升火做飯了,看到幾人,陶父和二嫂都愣了,“這麼快就回來了?”
二嫂熱情的去接她手裡的包,“還以為咋也得過幾天呢,一看就知道是惦記咱媽,你放心吧媽媽的呢……來楊洋,認不認只二舅母了?看這孩子長這麼大了,我都快認不出了……”
陶父眼睛微溼:“我就說不用回來,你媽哪都好好的,就是不認人了,你們回來也沒用。”